小学新课程学习总结

小学新课程学习总结
 在建立规范,加强检查上下真功夫。

  对教学常规实行刚性管理,抓严细节,抓实过程,构建“有效课堂”,实施“高效教学”。

  1、把“有效率,有效果,有魅力”作为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做到“三个提倡三个反对”:提倡为学生节省时间,每门学科应最大限度地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反对用过度耗费学生时间、精力的做法去换取考试成绩;提倡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反对缺乏针对性的低效教学;提倡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知识信息量,反对课堂中“无用语言”和无效的教学行为。要以提高课堂响应率为重点按照“做好准备,集中精神,积极参与,学会倾听”要求抓好课堂教学组织。

  2、构建以“目标教学法”为主体,“尝试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为补充的课堂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大胆、持续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新的教学方式,构建“有效”课堂。坚持每学年都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组织好3月份在县实验小学的教学公开周,将课改经验辐射全县。

  (2)提高课后训练的有效性

  要通过优化作业保护学生的兴趣,面向全体抓基础,面向基础抓训练,面向训练抓规范。要压缩作业总量,统一作业格式,抓好书写和答题规范,中高年级要坚持留出教学时间给学生完成部分书面作业。要优化作业形式,把设置摘录本(读书档案袋)、自编作文选、设计手抄报等实践活动纳入常规教学的范畴。

  三、加强校本培训,更新教学理念。

  我们本着以课改为中心,相应年级各学科逐步实行启用新课程,进行新课程改革,为了全面、扎实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在暑假其间,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新课程通识培训,让教师了解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任务、具体内容和要求,转变观念,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新学期的预备周,开展了校本培训,让教师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结构和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从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自觉转变教学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新课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新课改的理论、计算机网络及课件的制作,不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转变了教学观念,为新课改工作铺了平台。

  小学新课程学习总结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对我们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 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这次新课程通识培训总结如下: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学习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前。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提供一些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对于有些知识我们可以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使我们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要避免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学生才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另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知识的不足 学无止境 师生间多种交流的重要 努力研究教与学的重要 思考教与学新理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