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2.1 实验材料 11
2.1.1 实验所用菌株、质粒及基因模板 11
2.1.2 主要试验试剂的配置 11
2.1.3 实验所用仪器 12
2.2 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12
2.2.1 实验方法 12
2.2.2 操作步骤 12
2.2.3 DNA 电泳 13
2.2.4 PCR 产物的凝胶回收 13
2.2.5 表达载体的构建 14
2.2.6 重组 DNA 分子的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14
2.2.7 单克隆的培养和菌液 PCR 的鉴定 14
2.2.8 单克隆的培养和双酶切鉴定 15
2.2.9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和表达产物的 SDS-PAGE 凝胶电泳 16
2.2.10 蛋白纯化方案的设计 16
3 实验数据分析 17
3.1 PCR 扩增 Aβ40 和 Aβ42 基因 17
3.2 Aβ40 和 Aβ42 基因的定向克隆和双酶切鉴定 17
3.3 Aβ42 基因的表达克隆测序和诱导表达 19
4 实验的不足与展望 20
结 论 21
致 谢 22
参 考 文 献 23
1 引言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1~3],也是目前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 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障碍等临床表现,对患者的身心 造成很大损伤。AD 在老年人死因中居第四位,仅次于也血管疾病、肿瘤和中风。2009 年世 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全球患病人数超过 3500 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中国 60 岁以上 老年人中 AD 的发病率高达 2.8%[4]。预计在 2050 年全世界 AD 患者数量将达到 11500 万。现 阶段对于 AD 的治疗药物选取很大程度基于对此疾病的临床症状,例如认知障碍,记忆减退, 语言障碍和实践活动功能降低等,来进行针对减轻疾病症状的药物治疗[5]。因此,AD 不仅会 给患者带来身体健康的危害,同时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对患者造成精神和经 济的双重打击。
1.1 分子生物学基础
分子生物学世界和我们所处的大千世界一样,其中每个机体,就如同我们的每个生命一 样,有着它们的运动轨迹,代谢过程,神秘而又充满乐趣。科学家们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 从未止步,纳米一词从提出以来就充满了传奇。从 1981 年,G. Binnig 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 镜,一门新的技术问世,它以 1 到 100 纳米为长度对分子世界进行探索,其目的是直接用分 子或者原子来打造我们所需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揭示探索人体生命呼吸过程就是一次纳 米技术的应用体现。科学家在纳米技术的基础上,成功拓展许多新领域,例如纳米生物学, 大量补充更新了人体内的知识,我们身体内的“分子机器”就如同现代世界工厂生产中的机 器,“分子机器”是为了准确并高效的执行特定任务而创造产生的,在所有纳米尺度的生命 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占人体全部质量 18 %,构成生命物质基础的蛋白质;生命最基 本物质之一的核酸;人体需要的重要的营养素之一的脂质;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等等。这 些分子物质都是细胞级纳米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多肽的化学合成与生物表达(2):http://www.chuibin.com/yixue/lunwen_20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