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社会惰化”克服和网络谣言治理(2)
三、“社会惰化”与网络谣言二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惰化”在现实社会的种种表现,在网络江湖中,依旧畅通无阻,甚至是一路绿灯前行。更是由于网络环境钻了
法律
的空隙,使得网络谣言在“社会惰化”的温床上,肆意滋长,日渐强大。这也就意着由于“社会惰化”效应在社会中的作用,使得大众即使是参与到网络虚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中,依旧不能改变这样的心理,更是由于网络的隐蔽匿名性而更加显著,助长了网络谣言的发展。
社会惰化和网络谣言虽然不属于同一个学科研究的范围,但正所谓“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社会惰化与网络谣言的性质并无二致。社会惰化规律解释了人为什么会在集体活动中“偷乖多懒”,原因是他不担心自己不出力会被发现;网络谣言之所以泛滥成灾,也是由于网络上人们的发言具有隐蔽性,很难被追责。它们的共同点就建立在了“责任扩散”的基础之上——都可以不负责任或者推卸责任。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它是真实社会的延伸,它涉及和反映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个阶级、层次;同时,它还会回归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它确实具有匿名性,因而比现实更加具有不可控性。网络世界中包含着无数的小团体,形成了一个个有着独特原则的组织,由于网络无法像现实世界一般拥有共同遵守的相关准则,所以无法对这个虚拟社会的“公民”进行统一的要求。此外,对于现实生活,大众渴望发言,呼吁扩大公民更多的发声机会,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够实现。但是,在网络社会中,每一位用户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平台,尽情地发表自己的声音。更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自由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这样的发声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微信等社交
软件
也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
众所周知,在网络实名制之前,网络虚拟环境简直就是一片还未统一的江湖。一个个“无名大侠”在这里雁过留声,在这里声名鹊起,在这里销声匿迹。网络匿名与隐藏性,将责任意识的自我道德克制降到了最低限度。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既然没人知道你是谁,就意着,你的一言一行都不再直接曝光于其他公民的眼睛之下,那么自然也不会再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舆论要求你如何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以至于语言暴力、网络暴政风生水起,甚嚣尘上。
显而易见,社会道德和法律在网络环境中,对网络公民的约束力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压制。在现实社会中,哪怕是在公众的“监视”之下,人们一旦处于一个人员级数庞大而又无法逐一识别的环境下,“社会惰化”的现象已然不可抑制。那么,在网络环境中呢?在无人监视,一言一行全靠用户自身的道德感、荣辱观去衡量的虚拟社会中,可以预见,基于现实社会的种种克制,用户个人的负面情绪将会得到极大限度的释放,“社会惰化”效应将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扩张,网络谣言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将会得到井喷式的爆发。
四、“社会惰化”、网络谣言的表达
“社会惰化”已然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拦路虎,尤其是在转型期的中国,矛盾诸多,各个阶级层次之间的平衡点日益脆弱,一触即发。想要真正实现每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实现个人努力最大化,克服“社会惰化”效应,那么首先,我们必须找到病因,方能对症下药。
网络谣言之所以甚嚣尘上,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人利用了社会惰化心理,有意无意的推动了谣言的传播。进入web2.0时代以后,今天的网络用户绝不再是曾经的“乌合之众”,否则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网络谣言依旧盛传不息。哪怕是“五毛、水军”等,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着实是讽刺至极。难道说他们都在同时信奉了同一件谣言吗?还是只是由于他们的动机相似呢?显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强,这也是网络谣言的成因。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奔跑吧兄弟》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下一篇:
基于移动媒体终端的交互广告研究
“互联网+”与区域非物质...
卡通形象广告中“萌”元素的运用
青春微电影對弱势群体矛...
转型与重构互联网”對华...
谱写人性的华章――电影...
试论一步之遥中的元电影”意蕴【5119字】
试析日本忠臣藏”题材电...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