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OFDI逆向技术溢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2.基于技术创新视角
“创新”一词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生产要素、生产条件引入其中。目前关于创新理论分成两大派:一是将创新与产权制度相结合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二是将创新与技术经济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经济学。
Serapio(1999) 通过对流入美国的研发投资进行分析发现,国外的母公司,尤其在
生物
技术和
电子
等研发密集的产业,要想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需要通过一定的OFDI进入形式,如兼并或是收购等行为,从而或得技术溢出。
2005年UNCTAD公布的世界投资
报告
中指出,OFDI对提升以专利申请量来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仅仅存在于发达国家,新型的工业经济体同样适用。通过国内学者研究得出的结果,符合这一结论。
刘明霞(2009)认为在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对实用型专利和总专利有明显促进作用;长期内,只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外观专利有影响。刘伟全(2010) 和汪斌和李伟庆(2013) 都得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沙文兵(2012)以专利授权数量作为国内创新能力的代理变量,得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其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但存在地区性差异。东部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而西部没有产生显著的效应。王雷和桂成权(2015) 同样利用中国11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专利授权数量来表示技术创新,将经济、金融、基础建设、研究人员和R&D作为控制变量,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但辛晴(2015) 通过中国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以专利授权数量作为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只有当OFDI边际成本净现值大于平均固定成本,企业才会进行OFDI行为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三)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中、微观层次研究
以上学者都是基于整个国家或是东中西部地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宏观的层次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做出概括性研究。只有少
数学
者将视角聚焦到中、微观层次,对我国的产业或是企业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陈菲琼和虞旭丹(2009) 以万象集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出四种反馈机制,得出相关的路径选择。潘素昆和郑乔云(2013)运用多元逻辑模型,分析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国家政策分别选择不同的OFDI进入模式。朱严林和许敏(2015) 利用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鉴C-H模型和L-P模型,其中有一个结论与其他学者不太相同:R&D人员投入对逆向溢出吸收具有反方向的作用。杜江和宋跃刚(2015)得出,人力资本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得吸收能力促进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申俊喜和鞠颖(2016) 采用我国7年的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得出以下结论:OFDI确实会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生正向的影响,并且其效果与吸收能力有关。他同时将电子信息产业分类进行讨论:相对于传统电子制造产业,对技术水平有着较高要求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果更好。
综合来看,
国内外
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层面,从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划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缺少中、微观层面的研究。在当前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变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机遇中抓住机会,但这要求我们国家拥有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核心生产技术。所以,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分析将会成为未来关注的焦点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水果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RBF神经网络智能故障诊断...
技术贸易壁垒对江苏省中...
技术性贸易壁垒玩具出口...
海带育苗技术及产业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SEO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
B2C电商平台退货逆向物流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