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息技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为学习者提供了独立探索的学习空间,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自主的学习、研究与对话,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无论是活动方案的设计、分工,还是活动的具体实施,以至于活动现象的分析与交流到交流活动收获,都离不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时甚至是家长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5]  互联网平台为学生与教师创建新的交流平台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创建了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四)信息技术使综合实践活动过成果展示更加多元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对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也要注重学生对活动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各自特长,如制作成果展示的PPT 讲稿、展示活动有关的照片资料、调查影响像等使用多元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在成果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加深学生对活动过程与结果的体验。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了深入的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开发情况,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在8所小学分别发放问卷20份,共发放160份,回收148份,回收率为92。5%,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87。5%。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的,本次主要调查教师在3~6年级,占问卷总数的85%。为了更有针对性了解小学现阶段的实施情况,在对问卷调查进行初步的分析的基础上,我约访了本区的8所小学的4名校长、16名教师在访谈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

(一)课程的开设缺乏监督和管理

所调查的小学中,37。5%小学的班级课程表中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62%小学并没有单独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是以“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等课程代替,所调查的荥阳市第一小学实施过5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荥阳市第三小学实施过2次,还有荥阳市索河西街小学虽然课表中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上的却是数学课,其余小学从未组织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开设情况千差万别,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与实践的保障,要明确了解自身的职责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监督,及时的完善课程实施的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也必不可少。

以下是4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教师对学校传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思想的理解的访谈记录。

问:您对学校传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思想怎样理解?

王老师:学校把课程实施作为教学任务分配给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该上还是得上的,课程表安排的有综合课程,具体实施根据我们老师自行安排。

李老师:信息技术课、劳动技术课都在课表中,具体实施我们老师自行安排,这些课都不是考试课,在不影响语文数学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偶尔会给学生上两节。

张老师:我们也很想很好的实施这门课程,但是学校的条件有限如果实施起来很困难,如果做不好还浪费时间,不如直接上语文、数学宽裕上课的时间。

王老师:上级会来检查,这些课偶尔上一下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大部分都分给了语文数学科。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

均衡视野下的城乡基础教...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学学习资源的聚合研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