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尊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的实践目的,尤其应用在临床咨询方面。自尊与人类行为紧密关联:一方面,自尊是积极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的指标之一。自尊常常被看成是人类存在的动机,即文护和增强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评价的动机。提高自尊可以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满意度增强,更容易感到有幸福感,不抑郁,结交更多的朋友,人际关系更加满意,很少担心被拒绝,较少地顺从。在遇到困难时会克服困难,很少感觉孤独,不会过量的饮酒,也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所以说,认清自尊的含义可以有效地地提高个人的自尊水平。对于现实来说,可以减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缺少自尊常常与一些负面的可能性相关联。如果我们明确自尊与行为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话,就可以提高自尊,改善个体的行为能力。这不仅对个体的生活而言有重大意义,对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贡献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 N.Branden 在1994年出版的《自尊的吹冰大支柱》一书中指出:“正如一个人若无健康的自尊感就不可能实现自身的潜能一样,一个社会如果他的成员不尊重自己,不尊重自己的价值,不相信自己的思想,就不可能兴旺发达。”只有清醒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重视自己的价值,具有坚强的自我,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性评价,是反映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随着当前国际上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主观幸福感受到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成份。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也称为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感受,通常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基本特点:①主观性。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评价者本人所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个体幸福与否只有他个人体验到的才是最真实、最准确的,个体对幸福的主观体验是其幸福与否的充分与必要的条件,因此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②整体性。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的是个体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情感体验,具体分为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文度。③相对稳定性。在考察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时,尽管可能会受到当时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主观幸福感相对稳定。
上一篇:中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的调查+文献综述
下一篇: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与对策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