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目录..Ⅲ
一、绪论...1
(一)相关概念阐述.1
(二)指导文件..1
二、小学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
(一)小学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2
(二)小学健康教育问题原因分析.6
三、小学健康教育的推进策略..7
(一)加强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7
(二)加强校园健康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教育氛围.8
(三)优化健康教育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8
(四)拓展健康教育途径,全面开展健康教育...9
(五)加强健康教育学科渗透,充分利用多方资源...10
参考文献.13
附录..14
一 绪论
(一)相关概念阐述 1.健康 健康是人们一直关切的话题,也是一个久远和丰实的概念。不同时代对健康有不同的追求和解释。现代社会赋予了健康新概念,健康是生命的完好状态,即一个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层面的完善状态,这四个层次的健康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健康的基本内涵。 2.健康教育 目前对健康教育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得出,健康教育是通过规范的社会教育活动,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促使人们主动改变不良行为,减少影响健康的隐患,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其核心是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①。健康教育涉及多个领域,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学习过程。 3.小学健康教育 小学健康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规范,以小学为基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以增进小学生和学校全体人员的健康为目的系统教育活动。发展性任务和预防性任务是小学健康教育的两大任务,其中发展性任务是重点②。 (二)指导文件 1.《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为目的,其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领域。在小学阶段,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把五个方面的内容合理安排到三个水平中,三个水平互相衔接。每学期安排 6-7课时,以《体育与健康》为载体,灵活安排课时,如遇高温严寒等恶劣天气,户 外教学不宜进行,可灵活安排健康教育课。小学阶段,健康教育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教学内容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课内外教学相结合,发挥整体教育效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必修课,安排1-2年级每周 4学时, 3-6年级每周3学时。根据课程目标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小学化分为低中高三级水平;根据可操作性、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学习目标;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