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朱光潜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摘 要] 朱光潜先生以美学家的身份为世人所熟知,但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一位教育家,而且首先是一位杰出的语文教育家。朱光潜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厚博大,对当今的语文教育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主要介绍了朱光潜先生四个方面的语文教育思想:审美教育旨在使学生怡情养性,
文学
教育培养学生纯正高尚趣,写作教育需要有真诚的品格与对文体写作的正确认识,阅读
教学
要注重阅读方法;
研究
还发现,朱光潜先生倡导一种以政治
经济
为大局的教育改革思想。
[
毕业论文
关键词] 朱光潜 语文教育思想 审美教育 文学教育 写作教育 阅读教学 提起朱光潜先生,世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大多都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一代美学宗师。他在美学、文艺理论以及文艺理论
翻译
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37193
他的《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一直是学界研究美学的权威著作。他也是第一个把西方美学带到中国的人。作为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早被世人熟知,但作为一个教育家,作为曾经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研究教育思想理论的他,却总是被教育工作者们遗忘。其实,朱光潜先生的教育思想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尤其在国家把教育纳入百年大计之本的今天,朱光潜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相关工作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朱光潜先生是在香港大学接受正规专业教育训练的。毕业后不久,他就将所学知识与中学的教学实践相结合,1923年创作了《在道尔顿中怎样应用设计教学法》,1924年创作了《私人创校计划》等等,他一生总共创作了二十多篇教育论文。他的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有《私人创校计划》、《说校风》、《谈美感教育》等。潘新和教授说:“朱光潜是我国现代文学、写作教育的奠基人,是最杰出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不是‘之一’)。”1这句话可能有些许偏激,但是朱光潜先生在语文教育方面的大师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许多语文教师可能将语文界“三老”(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的理论奉为经典,或只认自己的教学经验,而对于朱光潜这个名字,还感到陌生。现在我们将朱光潜先生的著作中有关教育的论断进行归纳梳理研究,定能发现,他的以美学—文学—写作学—阅读学—其他为发展路径的语文学理论,是博大而精微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审美教育 纵观如今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的旗帜高举了好多年,但以应试教育、文字书本课堂等为中心,以实用职业为导向的教育评价模式依然客观存在。这样的教育评价模式常常会导致学生将学习的目的功利化、符号化,将生活简单化,从而忽略了生活中存在的多样性、多元性。朱光潜先生的一些关于审美教育的见解,是教师可以利用来化解这些教育困惑的。 朱光潜先生作为美感和美感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认为美育是为了“尽性”、“脱俗”,最终达到完美的人生,是一种在利害之外培养人的心性的教育。为文学审美教育开辟了一条道路,确立了它的价值,也为语文文学教育作下了铺垫。
朱光潜称美感教育为美育,时亦称美感修养。在西方文字中,“美感”,一指审美情感,一指审美能力。美感教育就是指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即朱光潜先生所言“怡情养性”。而“怡情养性”又是立足于“尽性”、“性伪合”两个基本点。“尽性”意为人的精神和肉体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全人”;“性伪合”意为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来弥补先天自然的不完善。在此基础上,朱光潜的有关美育的阐论也“浮出水面”。 首先,他反复地强调情感在人性中的重要地位,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育通过审美和
艺术
为情感的宣泄、升华提供渠道,他竭尽全力为美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合法席位进行辩解。人并非机器,也并非低等的
生物
,丰富细腻的情感是人类独有的体验。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可以开发其不同的情感体验,年龄越大,阅历越丰富,体验也更丰满。学生在学校中很少了解社会时事,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接触不同的社会面,即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在今后的文本解读中,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人文性。 其次,美育与德育间的相互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第一,“道德并不是刻板条文的遵守,而是至真性情的流露”,“从根本上去做德育,必须怡情养性”2因此,德育以美育为基础,美育是德育的必经之路;第二,“严格地说,美与善不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就是一回事,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是一种美”3,所以,一个真正美感修养高的人必是一个高道德修养的人。总的说来,要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就要将美育与德育协调组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决定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德育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德育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美育,所以要重视德育。 最后,朱光潜认为理想的人应为“全人”,即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是“整体的人”。所以,他的美育思想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造就“全人”,以改良社会现实。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只关注学生的智育,而忽略了学生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并不乐观,有些学校只是形式主义,背后仍给学生“补课”。实施素质教育是否就阻碍了学生的智育发展呢,其实不然,这一切还得考虑到当前的升学制度,整个社会的对人的能力的判断标准,只有改良了这些,素质教育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施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上是极为重要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有审美意识,这种意识要由教师帮助开发并培养,以达到让学生能自觉审美的目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老师不能只刻板地教授学生语文的工具性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美感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处事情感,影响他们的德行,影响他们的人格。 二、文学教育 朱光潜的文学教育观一脉相承于其审美教育观,他认为文学教育是每个人都要接受的。语文界的多数人曾经以“学校不培养作家”为由,排斥文学教育。甚至“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观点,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朱光潜是十分反对这些鄙陋的观点的,他强调,文学教育必须合理运用于语文教育中,因为文学教育具有培养人的基本修养的作用,还能丰富学生的审美趣。所以,文学教育有必要被合理安排到语文教育中,这一点在今天仍然可以给我们深刻启示。 朱光潜先生认为,人格的养成是文学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如何养成良好的人格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要重视人性本色、个人风格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二要提升在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力和对语言的敏感性。他的这种思想,与一些只关注语文中工具性作用的教育者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是对世间人生百态的精神境界的彻悟,而且体现了对文学的不敷衍。 在培养文学感觉方面,他注重“趣”的养成。良好趣的养成,是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他说:“我认为文学教育第一件要事是养成高尚纯正的趣,这没有捷径,唯一的办法是多多玩第一流文艺杰作,在这些作品中把第一眼看去是平淡无奇的东西玩出隐藏的妙蕴来,然后拿‘通俗’的作品来比较,自然会见出优劣。”4他反对文学的低级趣,认为必须培养欣赏文学的高尚趣。那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应该扎根于名家名作的品读中,在乍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话语中研读出深层的韵。除了要读优质的作品外,还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今天的语文教材和学生的课外读物中,经典作品的阅读量还不够多,学生的高尚趣的养成还有待提高。水浅而无鱼,在曾经的百年“新学”的教育历史中,我们至今没有培养出几个大师级的文学家的事实,是我们纳入教育问题思考行列的。 具体在实践层面上,文学教育的实施还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朱光潜以19 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文艺观为理论基础,主张实施文学教育,想象和写实都必须具备,不可或缺。例如,在以往的写作课堂中,老师一般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地写出现实,不重视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有时甚至教师带着学生依样画葫芦,写出的文章大同小异,毫无创造力,偶尔有“标新立异”之作还可能因中考、高考阅卷标准而被扼杀。古代诗词人尚有“豪放”“浪漫”之分,学生自然也有“浪漫”与“写实”的个性区别。因此,在文学教育的实践教学中,教师既要要求学生两者兼顾,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偏爱,有侧重的培养。 在今天,文学教育已经重新受到了重视,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也增多了。所以,如何教,成为了文学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朱光潜的趣培养和“想象”“情感”的实际对待,重新开掘文学教育的真谛。 三、写作教育 朱光潜对语文教育贡献最大的两个方面,是文学教育和写作教育。他尤其特别关注写作教育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中学语文演讲词教学内容的课例研究
下一篇:
论陈嘉上电影《画壁》对原著的改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当代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及其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
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研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