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和家长认为的美术兴趣班就是让学生单纯的在纸张上绘画的活动,只有完成了绘画作品了,才算是学习了的错误认识引领下的做法极大地限制了幼儿感受美术的视野,并压抑了幼儿美术多样化的表现。幼儿美术兴趣班这种单一的美术教学表现方式对于老师来说既省时间又省开销,对于家长来说可以直观地看到孩子的学习“成效”,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失去了学习、体验更多美术艺术表现的机会,进而限制了幼儿多文的美术表现冲动。
(四)忽视过程和个体差异的评价体系造成了幼儿兴趣的不断丧失
幼儿美术兴趣班对幼儿美术评价存在着误区。机构中的美术教师总是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像不像”、“干不干净”、“和范画一样不一样”成为了教师判定幼儿绘画作品好坏的评定标准。这种评价体系过分强调技能结果而忽视过程,是对幼儿的心灵施暴,扼杀幼儿独立人格的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儿童的审美思想被禁锢,他们在完成作品时常常会问“我画的像不像呀?”而不是“我画的好不好啊?”“像”和“好”虽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更有甚者,有的幼儿因为被这种评价体系束缚,不敢动笔,张口就说“我不会画”、“你帮我画那个,我画不像”,原有的美术创作激情荡然无存,有的只是面对绘画时的紧张不安。这样所谓的美术“兴趣”班却成了扼杀兴趣的机构。
我们面临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儿童,而不是花园里或道路旁边需要修剪整齐的花草。集体统一的评价模式不仅忽视了绘画过程也忽视了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对待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都是一个标准,这样会限制发展较快的幼儿的继续发展,打击发展较慢的幼儿的自信心,使得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不断丧失。
上一篇:论幼儿“尊重”教育的问题及教师指导策略
下一篇:幼儿课堂问题行为的观察研究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合作认知水平现状及问题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的分享行为

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初探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对策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