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对话教学视域下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2)
(二)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哲学素养的培养不应是某一门课应该承担的责任,如语文作为主要的人
文学
科就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但相比于其他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把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放在显要位置。在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安排中,《生活与哲学》被作为必修内容,可见这一任务的重要性。然而,实际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的结果却与人们的期待相去甚远,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哲学知识灌输、轻哲学品格养成
高中阶段,学生主要接受主义哲学的学习。实际教学中,有关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学习是主要部分。就哲学的教育而言,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原理和方法论在分析
材料
时的具体运用,还应该在哲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哲学的品格。有研究者认为,哲学的品格主要包括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理论的
系统
性和思想的开放性,因而真正的哲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巨大的逻辑感和博大的境界感。而实际上,主义哲学只是主义学说的一部分,它的诞生不仅有其时代背景,还有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的渊源。哲学关注的是人,“哲学的功用就是训练人成为完人”,它是人成长的助推器。哲学是“爱智慧”,而非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虽然哲学知识的理解有其必要性,但如果就知识讲授知识则会造成学生哲学品格的缺乏,导致学生认为哲学无用且枯燥,对哲学的学习产生某种误解。
2.重教师单向传授、轻师生双向互动
“哲学教育皆是自我教育”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知识储备量少,大多
数学
生接触的书籍除了指定必读的课外书外,主要接触的是教科书,而教科书往往是某一门学科的精华和浓缩。虽然在编排上,新课程改革强调教材的编写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单纯靠学生去理解教科书显得不切实际。大多数教师由此出发,认为学生对书中的知识难以做到准确把握,因此越俎代庖的现象时有发生。提出的问题也大多是读课本就能找出答案的“填空式问题”。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课堂变成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变成无声的观众。
3.重应试结果评价、轻素质过程提升
当前教育环境下,高中阶段用于评价学生哲学学习情况的最主要手段是笔试测验。主义哲学被人为地分割成一条条原理和对应的方法论,笔试成绩优劣取决于对原理和方法论的掌握和使用状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心中关心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考点,是否明白该考点在考试时被怎样用来解题。这种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戕害了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哲学本身对于人和人生的关怀则无法达到应有的强调和重视,而这恰恰是哲学的功用所在,魅力所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浅谈教师的有效言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初探
从原型到紧缩同素近义介...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及其优化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