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在这两部教材中均居于核心地位,两位编者充分认识到了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需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而阅读古代文言作品是增加对古代汉语感性认识的最佳途径。从选文的数量上来说,王本共有选文247篇,荆本共选文211篇,可见基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两位编者都认为200多篇文选已经能够满足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学生在初次学习古代汉语时的需求。见表1。
表1
    王本数量(篇)    占选文比例(%)    荆本数量(篇)    占选文比例(%)
甲骨文、金文    0    0    12    5.69
《左传》    10    4.05    8    3.79
《公羊传》    0    0    1    0.47
《榖梁传》    0    0    1    0.47
《战国策》    6    2.43    7    0.32
《国语》    0    0    1    0.47
《礼记》    7    2.83    5    2.37
《孟子》    10    4.05    3    1.42
《老子》    4    1.62    3    1.42
《庄子》    9    3.64    4    1.90
《荀子》    1    0.40    1    0.47
《墨子》    1    0.40    1    0.47
《吕氏春秋》    1    0.40    0    0
《韩非子》    1    0.40    0    0
战国至宋代散文    30    12.15    10    4.74
骈文楚辞赋    19    7.69    12    5.69
两汉乐府民歌    5    2.02    0    0
诗经    25    10.12    8    3.79
汉魏吹冰朝诗    15    6.07    5    2.37
唐宋古体诗    15    6.07    6    2.84
唐宋格律诗    37    14.98    20    9.48
唐宋词    42    17.00    12    5.69
元曲    10    4.05    7    3.32
元杂剧    1    0.40    0    0
对联    0    0    8    3.79
应用文    0    0    17    8.06
从选文的时代来看,王本选文始于春秋时期的《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终于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选文的朝代从先秦时代一直覆盖到元朝,较好地反映了古代汉语的发展原貌。“文选次序的安排,大致是既按时代,又按文体,有的还照顾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而荆本《古代汉语》更是将选文的时代提前到了远古时期,第一单元今注部分选取的文章均是由甲骨文、金文写成的作品。正如编者在前言部分所说:“在古代汉语中,最难的文选是甲骨卜辞、钟鼎铭文、《周易》、《尚书》。” 把这一类文章编入教材,必然会给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增加难度,这对教师和学生都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笔者认为,荆本编者这一大胆的改革,不仅将教材文选的时代大大提前、内容大大丰富,能够更好地展示古代汉语的发展全貌,更为重要的是,它向学者与教者传递了这样一个理念:古代汉语的学习决不能避难就易,只有对甲骨文、金文这类古代汉语的源头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发展变化脉络。
上一篇:教师礼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哈萨克语教学的问题及应对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

《经济生活》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教学

苏北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

从《采桑子》人物形象窥...

论《荒原》的重生主题分析

浅析《学记》启发性原则以语文教学为例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