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幼儿园混龄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指导的调查分析
研究是对商丘市花元乡N所幼儿园混龄班的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为研究方法。观察法是随机选取一所农村幼儿园进行深入调查,对其混龄班的一日活动流程、混龄活动中的幼儿与幼儿教师行为以及观察该幼儿园的内外部环境等围绕观察提纲(见附录一)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以保证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采取轶事记录法对有意义的行为事件及时记录以备日后分析所用。问卷调查法是向该乡50名混龄班的幼儿教师发放自制问卷(见附录二),收回有效问卷48份,回收率为96%。对农村幼儿园混龄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指导影响的因素调查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   影响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的客观原因
选项    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客观条件所迫    丰富幼教组织模式    其它
    人数    2    45    1    0
     %    4.17    93.75    2.08    0
正如表1所示,93.75%的农村幼儿教师认为在混龄班语言教育指导中出现的最大原因是由于客观条件所迫。对于具体是哪些客观问题迫使农村幼儿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与幼儿园的具体教学环境有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农村幼儿园混龄班的教学客观条件的分析
1.生源不足
大多数的农村幼儿园由于所在村人口居住分散,适龄幼儿的人数较少,若是按中大小的同龄编班形式编班则班额过小。因此农村幼儿园就采用混龄编班形式,将两个甚至三个相近年龄段的幼儿编在同一个班级内。这样就导致班级里面的幼儿在年龄上有0-3岁之差,而且在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也有落差,特别是在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如:6岁左右的幼儿能在自己的想象下完整的说出一个句子,而3岁左右的幼儿只能说一些简短的句子。因此,这些就是幼儿教师在语言活动指导上问题所在。
2.物质条件有限
观察发现,农村幼儿园一般都是依附于当地的小学而存在的,教学设备基本上都是在满足小学以后,再考虑到幼儿园的配置。如:相当一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的桌椅及教室都是小学生使用的,根本就不适于幼儿园的孩子;没有适合幼儿的活动场地(如:幼儿操场,活动室等);教材的选择也是单一的,混龄班的幼儿都使用同一种教材,根本没考虑到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设备方面,教师只有教材,黑板,没有其他的一些辅助性工具材料(如:与教材相配置的工具材料、录音机、电子琴、玩具等)。农村幼儿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的教孩子们认识几个字,而不是开发孩子们的智力,这就偏离了“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形式”,达不到“蒙台梭利语言教育主要是通过创设某些适宜的语言环境(软环境或硬环境),来逐步培养孩子听、说、写、读的能力与习惯。”[4]同时在农村大部分幼儿园中,保育工作非常落后,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专门的保育员,全部工作都由教师一个人去做。由于教师的知识和精力有限,所以不可能很周到的照顾到每个幼儿,也不能科学的调节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这些因素给农村幼儿教师讲好一节标准的课带来了难度。特别是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育指导方面,由于教学材料和教学设备有限,导致教师的语言教育指导方式上比较单调,只能按照书本内容讲课,不能在课堂中播放一些小的故事短片或着播放一段音乐,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这些物质条件也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语言指导。              
上一篇:幼儿园艺术集体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调查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看图讲述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初探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

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的探究

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