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的意义.1
1.3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2
2专利管理基本理论3
2.1专利与知识产权..3
2.2专利管理的定义、特征与作用.3
2.3专利管理理论4
3企业专利管理模式调查.5
3.1调查对象..5
3.2调查的部分公司基本情况5
3.3调查结果..6
3.4专利管理的基本模式.7
4对我国企业专利管理的启示11
4.1我国企业专利管理的成就.11
4.2我国企业专利管理的不足.11
4.3对我国企业专利管理的建议13
结论.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随着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专利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对专利资源进行了有效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快速的增长,我国专利的申请量以年均 15%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企业的专利管理现状却十分令人堪忧,知识产权意识不足。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不完全统计, “863”计划仅仅只有五分之一的成果申请了专利,但发表论文却很多,论文和专利比例约为 80:1,很多发明创造因为相关论文的发表使之丧失了被授予专利的条件,让很多本应该应用于市场的产品都未能出现,这其中研发成本的损失以及市场收益是不可估量,企业没有很强专利保护意识。很多重要产业中自主研发的专利本来就少,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下,仍有一大部分成果并没有被使用,只是将研究停留在实验室中,缺乏了市场的检验。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总局的有关调查,发达国家的平均专利转化率为 60%,日本和美国的专利转化率达到 70%至 80%,而我国企业的专利转化率约为40%,我们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 不仅专利的利用率很低,同时专利转化率也是低的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