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社会工作应届毕业生价值观现状(2)
(二)实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特别是要加入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课程 19
(三)社会工作理论课程
教学
方式多样化,重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 19
参考
文献
21
英文
摘要 22
社会工作应届毕业生价值观现状——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央十吹冰届吹冰中全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014年5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使社会工作在我国
法律
制度中有了一席之地。社会工作的开展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调节社会矛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加了新篇章。为了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不断完善。高校资助大批专业老师到海外学习、社会工作协会每年开展交流会、政府为社会工作的科研项目出资、社会工作实习平台越来越大等举措都促进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尽管如此,多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却抛弃做社工选择其他职业,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并不高。社会工作知名度、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不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不成熟;社会工作者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等问题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不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在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的同时,需要增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关注。
(二)选题由来
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它与价值观和伦理学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工作专业具有极强的伦理特质,它代表着人类的高尚道德境界和理想道德情操。在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专业价值观的探讨,业内人士常常将本专业标榜为与价值观关系最密切的专业。香港学者朱志强(2000)指出: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美国学者Pumphrey(1959)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个“满载价值的专业”。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SAW)《伦理守则》(1996)在开篇宣称:“社会工作的首要使命在促进人类福祉,协助全人类满足其基本人性需要,尤其关注弱势族群、受压迫者及贫穷者的需求和增强其力量”。Reamer(2001)在对这一基本使命进行解释时,指出突出体现社会工作这个助人专业与其他专业区别的有三项内容:“为弱势群体和受压迫者服务”、“关注社会情境中的个人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变迁”。[1]
因此,关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价值观情况,对如何建造一支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首先,通过分析社会工作应届毕业生的价值观情况,大致了解学生对社会工作的看法,体现社会工作教育的实施效果。其次,从学生角度了解社会工作教育的不足并反思社会工作教育。
2.研究意义
(1)研究社会工作应届毕业生的价值观,可以为如何培养学生价值观这方面教育理论提供一些启发与思考,促进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中价值观教育及价值观理论的发展。
(2)了解被教育者的直观感受,发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从不同角度来完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
二、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理清价值、价值观和价值观念的概念,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内在关联。
价值是各学科描述其学科存在价值等所需使用的一个概念。哲学上,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2]。从主体角度而言,价值是因客体被主体所需要而产生的。不同的主体对客体的需要有所不同,客体的价值相对而言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价值具有主体性。从客体角度而言,价值并不是客体与生俱来的,价值不是客体的自然属性。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状研究
下一篇:
学校社工介入与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研究
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社会工作者在双工联动实践中的角色困境分析
和文化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响
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对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
知情意三位一体的视角论社会工作增权的目的
浅谈茬煤炭企业改革脱困...
企业管理视角下的个人―...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