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农村社会化养老原则
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形式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自我保障为主,集体(含乡镇企业、事业单位)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化养老的现状
(一)上海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概况
人类人口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来临。上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同时,上海农村地区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为凸显的区域之一。据《上海市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农村户数、人口和从业人员表11.4所示 。
表11.4 主要年份农村户数、人口和从业人员
指 标    2000    2010    2011
户 数(万户)    115.17    114.22    119.02
人 口(万人)    360.71    305.68    311.18
从业人员(万人)    253.45    188.70    188.32
# 农 业    81.45    34.06    33.38
工 业    108.75    100.85    97.87
建筑业    11.14    8.99    9.15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7.07    7.85    9.07
批发和零售业    13.49    6.16    7.11
按照人口学测算标准,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一般定为60岁或者65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的国家或地区被称为进人老年型社会。上海远远超过这一标准,其分别超过测算比例的11.6%和8.4%,上海的老龄人口已经是其总人口的1/5,上海市城市发展已进人真正的人口老龄化时代。  
总的来说,老龄化问题对上海的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将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养老保险将会构成巨大的压力。政府虽然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得到每位公民的关注,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上海市农村养老的基本情况
至2009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15.70万人(到2030年将达到顶峰,为52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2.5%;65岁及以上人口22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5.8%;70岁及以上人口162.55万人,占总人口的11.6%;80岁及以上人口56.65万人,占总人口的4.0%1 。其中上海老龄化主要特点有:人口基数大,老龄程度高,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老年人尤其是退休早、高龄老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纯老人”数量不断增加。
上一篇:星巴克本土市场节日营销策略分析
下一篇: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公务员面试中的问题

淳安县全域旅游视角下县域旅游发展策略探析

互联网语境下上海当代艺...

供应链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控制研究

自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研究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节事活动研究

国家安全视角下新时期反间谍斗争研究

网购环境下山东利群连锁...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