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陈立新,王亚洲,宋家乐,张教强. 无机化学学报 2009 年第 25 卷 37 期.
4)陈少杰,张教强,苏力宏,寇开昌. 材料保护 2010 年第 43 卷 4 期.
5)张国彬,范晓东,孔杰,王生杰,刘郁杨,佀庆法. 高分子学报 2006 年第 1 卷 173.
6)李娟,段明,张烈辉,蒋晓慧. 化学进展 2007 年第 19 卷 1754–1760.
7)张涛,郑朝晖,成煦,丁小斌,彭宇行. 化学进展 2008 年第 20 卷 1090–1101. 8)MosesJ,MoorhouseA.Chem.Soc.Rev.2007,36:1249–1262.
9)KolbHC,SharplessKB.DrugDiscoveryToday,2003,8:1128–1137. 10)邱素艳,高森,林振宇,陈国南. 化学进展,2011 年第 23 卷 637–648.
11)董卫莉,赵卫光,李玉新.有机化学 2006 年第 26 卷 271—277.
六、进度安排:(设计或论文各阶段的要求,时间安排):
1)2017/11/12–2017/12/09 前期工作安排以及任务书下达。
2)2017/12/09–2017/12/16 进行中外文献资料查阅、调研、原文资料翻译,学生完成书面 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设计思路、进程安排);教研室进行开题情况交流与讨 论;院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组织管理、管理文件、选题)与开题情况。 3)2017/12/16–2018/04/28 毕业论文查看以及教师指导。
4)2018/05/22–2018/06/01 毕业论文答辩准备,以及毕业论文答辩。
5)2018/06/08–2018/06/15 成绩审定及报送,学生毕业论文资料归档。
6)2018/06/15–2018/06/23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乙酰基保护的异类含糖化合物制备任务书(2):http://www.chuibin.com/renwushu/lunwen_20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