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究竟什么是意思?改革具体有哪些内容?改革又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综合讲话内容和中心意思来看,供给侧改革指的是从供给、生产方入手,开展供给干预,释放供给约束,最后达到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作用。这一改革是具体的,一方面,把创新和新兴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锁定为长期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要求一些现行体制或政策鼓励下的产能过剩加以调整,以遏制过剩供应。就好比货币政策太过紧缩,审批制度过于繁琐,这些政策和制度都需要经过变革和改造,以达到改革的目的。
首先,我们都知道,经济是否能够增长有三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个重要的相对应着的就是经济的需求一侧,对经济的短期增长速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供给一侧恰好和它相对应。供给侧的四大要素有土地、资本、劳动力、创新,在全面配置下,这几个要素若能够快速增长,那么相应的,经济在中长期下能够快速增长;相反,若是不能够实现快速增长,那么中长期的经济增长率也就会相应的减缓。然而我们之所以进行结构调整,终极目标是想要得到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及调整经济结构的不完善的这样一种结果。
简而言之,如果是放在以前如果我们讲到经济增长,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要刺激消费、增加需求;现在我们不能再用老思路、老方法,我们需要转换一下思考的角度:习总最近频繁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可以作下比方,以前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来买我们的做好的蛋糕,我们处于被动的一方;而现在,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把蛋糕做到最好、最精致,足够吸引人,那么理所当然的,越来越多的人就会主动来买我们的蛋糕,这时候我们就变成是主动的一方。
1.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自2007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我们国家现如今的基本状况是,有很多来自于老百姓的基本需求都还没有被满足,而且在我国的内部,还存在着很多经济增长潜力十分大,但是发展却算的上的很是落后的地区。在供应的领域内,我们当下面临的根本问题并不是供应不足,而是生产并没有提供给人们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在我看来,主要的问题在于供应方面,供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空缺,供应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由此可见,供给侧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这就是“十三五”期间的发力点,也是习总提出供给侧的改革、要做到供给侧的管理的原因。
目下当今,在这段时间中国的经济面对着的几个主要的难处:债务高企、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就拿我们国家以前的情况来看,消费动力的缺乏还比较严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需求上的刺激;再回头比较现在,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消费上的动力是相对比较充足的,但是所提供的产品却还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此次改革,对于我们发展中国特有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来讲是一种崭新的方式,能够深化改革我国中央企业,实现做优、做强、做大的指南。如果将此次改革口头化、简易化,那么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的概念就是:通过改革这个渠道,调整经济的结构,尽量减少较为低端的、没有效果的供给,逐渐扩大中高端的、有效的供给,使供给侧能够快速的适应需求方面的变化。
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以我国宏观经济为出发点,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为立脚点,供给侧改革提出的重中之重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过去中国宏观经济供需矛盾主要在于供不应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下我们国家宏观经济供需矛盾则更多的表现在产能过剩的方面和有一些需求不能更好的匹配和共处。之所以要强调推进开展改革供给侧,就是因为想要改善供需的现状,调整供应系统,提高供给的质量,从而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千变万化的物质或非物质的需求时,我们国家的供应的能力、供应的速度和质量能够从容面对。不难看出,这次改革对于发展经济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观来说,是一次伟大而又重要的创新,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迈出新的一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江苏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2):http://www.chuibin.com/kuaiji/lunwen_2061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