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3.2.3 C2C跨境电商平台 11
4.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跨境电商交易信用问题的分析 11
4.1信用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11
4.2信用信息不对称表现形式 11
4.3交易前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逆向选择 13
4.4交易后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道德风险 14
5.对策和建议 15
5.1加强网络技术 15
5.2思想上加强诚信建设 15
5.3身份认证措施 15
5.3政府介入,加强管理 16
5.4平台加强信息公开化 17
5.4.1加强信息披露 17
5.4.2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 18
六.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1.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跨境电子商务将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传统外贸中的交易步骤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和线上销售,使国内外的商品以虚拟的形式展示在互联网平台。这是一种创新的交易模式。使不同空间、时间,不同国别的消费者进行跨境购物、线上购物。据海关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4.2%。虽然在2015年受国际经济发展影响,进出口贸易略有疲软现象,但2016年下半年以来逐渐回稳,呈现发展相好的态势。在此进出口发展维稳的基础上,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也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检测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同比增长30.7%[ ]。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含零售及B2B)达7.6万亿元人民币[ ]。预计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至9.0万亿元,增速可观。
2017年中国海淘用户达到0.65亿人,增长率为58.5%,预计在2018年我国海淘人数将会增长至0.88亿人。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会保持快速增长,在“新消费”观念和消费升级的新常态冲击下,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图1- 1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及预测
图1- 2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及预测
在网购渠道方面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的中国网民消费行为分析数据[ ],在2017年我国网购消费者购物渠道分布图中,消费者选择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达到44.6%。2012年~2017年5年的时间里,跨境电商平台渠道占比增长28.4%,由于价格因素、品牌因素、产品多样化等元素,越来越多的网购消费者将跨境电商平台纳入自己的购物渠道。
图1- 3中国网民渠道分布及变化
在相关政策方面,为了顺应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基本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2012年成立跨境电商服务试点,随后两年增加试点城市,到2015年3月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在杭州成立,2016年增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至12个。这种跨境电子商务全方位试点建设促进了我国产业格局的优化和经济的增长。在此期间,跨境电商平台得到了发展:2010至2013年,C2C代购模式为主的平台洋码头成立,跨境电商分享型社区小红书等,到2014至2015年,天猫、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公司纷纷进入了市场,2016年蜜芽、贝贝网、豌豆公主等平台获得资本青睐。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国跨境电商交易信用的研究(2):http://www.chuibin.com/jingji/lunwen_20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