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松(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通过研究论证,在保险和电信这两个行业中,中印两国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15]。而在旅游服务贸易中,竞争性表现一般,在金融业、建筑业,知识产权,娱乐,政府服务方面竞争性表现为不明显;在计算机、运输两方面的服务贸易竞争性则较强。【16】王慧(中国与金砖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表示,中国必须在未来发展战略中加快转变服务贸易的发展模式,不但要确保传统服务产业的持续发展,还要尽快向金融、知识产权、计算机等行业的倾斜【17】,这样才能凸显自己的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升级服务贸易结构,从单一的服务贸易大国转变成多元
化的服务贸易强国【17】。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1990年将竞争力和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把国家竞争力的四个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同业竞争和相关支持性产业或企业战略以及两个辅助要素包括机会和政府用一个看起来很像钻石的菱形图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就是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1】。【1】
联合国贸发会国际贸易高级专家Murry Gibbs和Michiko Hayashi就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总结: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确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但只是决定的其中一个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类型【2】。
萨皮尔和卢茨(Sapir&Lutz,1981)指出,一个国家的要素配置几乎决定性影响了其服务贸易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回归分析表明,有形资本禀赋充裕的国家在运输服务业方面就占有比较优势【3】,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在保险业等其他私人服务员方面占有比较优势【3】。
纵观学者的研究结论,中国和印度最初的服务贸易发展环境和资源要素基本相当,但是国际竞争力分析显示,印度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日渐增强,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却止步不前甚至略有下降【4】。为了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本文将从中印服务贸易的总量和分行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集中搜集了2007-2015年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并针对性地分析了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从而总结出中印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特点,根据两国的竞争性特点,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综述
2.1从中印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从总量上分析,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大约2510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301亿美元,出口总额1222亿美元;2015年进口总额增长到4674亿美元,出口总额增长到262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共计729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4789亿美元【1】。印度2007年服务贸易进口总额大约为478亿美元,出口总额86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347亿美元;2015年进口总额大约为814亿美元,
出口总额大约为157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2390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1043亿美元【18】。
可以发现,在2007-2015年间,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都处于稳步发展状态,且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的绝对数明显高于印度,但是中国的年增长率大约为40%,印度的年增长率近85%,可见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国。我们认为,这跟印度政府对于服务贸易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2.2从中印服务贸易贸易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服务贸易发展初期,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都属于自然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贸易【4】,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式的改变和政策的影响,中印服务贸易的结构可能发生一定变化。为了明确中印两国各自的服务贸易结 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3):http://www.chuibin.com/jingji/lunwen_20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