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媒体的内涵
要想了解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新媒体。根据读秀学术搜索,1967年, 美国人戈尔德马克(P.Gold mark)提出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他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而关于这一点,我国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也深表同意,并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既然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提出的概念,那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首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所不同,前者是基于电信网络(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而出现的媒体形态,一般被公认为是新媒体。另外,它还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些特点,比如无边界性等等,具体的我们在介绍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部分再详加叙述。由于新媒体具有形式丰富、强烈互动性和高覆盖率、价比高、便捷性等特点,使得它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的增长,市场的平均增速超过35%。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们不难看出,截至去年的12月份,我国网民总人口已高达7.31亿,直逼全球3.1百分点。其中新媒体网民占总网民总人数的95.1%,即6.95亿,连续三年的增长幅度超过百分之十。与此同时,台式电脑、便携式笔记本的使用比例则呈逐年下降趋势,相反新媒体则越来越取代了个人上网设备在传播媒介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不可忽视,同时引起了大学生自身,甚至社会各界的紧密关注,其关键点则在于网络的普及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严峻的影响。
(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
从哲学的辩证思维来看,在现实新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其特点也具有一定的辩证性,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使用新媒体或者指导大学生使用新媒体都要注意趋利避害,既要按照科学的理念来使用新媒体,又要减少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因此他们必须了解并掌握新媒体的自身特性,从而更好地使其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点
(一)主体的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学生利用手机和电脑等方式进行交流,通过虚拟化的网络,他们可以表达在现实中无法抒发的情感甚至发泄自己的情绪,以达到更好的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教育者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同时和多名大学生快速互动,反之一名大学生也可以同时和多位教师保持沟通,这样互动的频次和效果都可以提高。根据之前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学生进行上网目的调查时,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学生上网的最主要目的便是聊天交流信息,其占比达到了68.61%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在使用新媒体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用于和他人进行互动交流。便携安卓手机的出现更使新媒体的这个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 方式的便捷性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4G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新鲜资讯,查找数据以及资料,并且利用QQ、微信等软件进行即时通讯,而且现在以智能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开发的越来越小巧和灵便,可以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上网、交流、学习的需求,带来很多便利。根据之前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大学生进行新媒体使用的主要工具”进行调查时,绝大多数人在选择最常用的通讯工具问题上,超过76%的学生选择的是便携式的平板电脑与手机,只有少数一部分人选择使用台式以及笔记本电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智能机和平板的普及,及其购买价格的亲民化,使每个学生(尤指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便携式的工具上网,传统电脑自然而然被取而代之。这一点在对学生进行上网目的调查时也很容易体现,他们选的最多的主要目的便是聊天交流信息,占到了68.61%;其次就是游戏娱乐,占到了55.02%;学习知识,提高人文素养达了53.07% ;购物理财排名第四,为44.98%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普及满足了大学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工具,更多的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2):http://www.chuibin.com/jiaoxue/lunwen_20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