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固体脂质纳米粒
我们俯瞰当下最为热门的一种纳米粒子载药输送模式,粒径大小约是50~1000纳米实心脂质纳米粒占据了主导地位。与纳米脂质体不同,固体脂质纳米粒子是一种固体粒子,它主要由固体醇、脂肪酸、磷脂、三酰甘油等组合而成。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缓释作用较为良好,常常用作包覆那些不容易溶的药品的载物,比如DOX和CsA等。作为载体,它可以对目标进行精确地定位,打击患病细胞组织,并可以有效大幅增加药品的效率和利用率。相比脂质体来说,固体脂质纳米粒拥有更好的安全性,更高的载药容量,更好的稳定能力等等。固体脂质纳米粒对于药物的适应性十分强,几乎适用于我们常见的多数药品的载药,它的制备方法极其适合工厂庞大的生产规模。我们用来合成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案有很多,比如超声波分散/高压均质/溶剂乳化/挥发和微乳液等,而高压乳匀法和乳化沉淀法是在医药领域比较常用的。侯冬枝等[10]采用高剪切乳化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的粒径半径为106纳米,常规情况下十分稳定,用作冷冻干燥剂来包覆米非司酮。
(4)聚合物胶束
目前,市面上正在大力研究的一类新型纳米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正逐渐走入医学领域。由于该胶束的外壁对水的亲和能力好,所以它对药品的相容性十分高,并且能很大程度上限制单核的巨噬细胞对药品的吞噬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胶束的通透性更强[11]
(5)纳米混浮液
在医药领域的生产中,利用特有的设备和工艺步骤把需要的药品碾碎以后投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的的溶液中制成悬浮液,该悬浮液即为纳米混悬液。和一般的附加剂不同的是,该混悬液可极大地改善不易溶于水溶性和脂溶性的介质中药品,快速提高它的饱和溶解度和溶出的速度,对于以多种方式输送药物来说,它的而吸收率和定位的精确性大大提高,特别对于在注射和口服药时,那些不容易在体内被消化和溶解的药物来说很有增益效果。
(6)药质体
药质体属于一种胶体的分散系统,它的形成原理是将药品的共价键和脂质相互融合,然后由水等介质的溶散效应而形成。作为更先进的药物输送系统(DDS),粒径的尺寸分布在10~200纳米之间。药品在药质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用来提高活性,又担当起了药物传输中载体的作用,而且将一般的药物载体中药品较易泄漏的问题,还有骨架比较脆弱的问题一并解决了,提高药品定位传输打击的准确性以及降低了与生物体产生的一些排异反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稳定性。[12]
1.3介孔二氧化硅
1.3.1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介孔材料的潜力和价值正大力被挖掘,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离不开其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在研究介孔材料的应用性能时,我们追求其结构以及性能方面的优化,使介孔材料具有特定功能、提高其孔径、具有多微孔道结构的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介孔材料研发中使用一些新的技术,例如纳米技术,以此开拓出不同于普通介孔材料的功能,使其可以应用于不同使用环境。介孔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应用前景它在生物、化工、能源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突出,例如用于生物信息的传递、药物的输送以及释放系统。在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环境下,介孔材料亦将借着这股科技发展浪潮展现出其在各个领域独特的性能优势。
1.3.2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常用的合成介孔材料的原料有:H2O、硅酸盐、酸或碱、表面活性剂介孔材料在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中的诞生是必然的,作为一种能将纳米粒子的功能性发挥到极致的时代产物,它凭借着优越的性能在纳米自组装的结构和仿生医学等领域大放异彩。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微囊表面磁性修饰(3):http://www.chuibin.com/huaxue/lunwen_20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