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遮光性白色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6)

时间:2024-11-14 21:19来源:98597
(4)用作光学仪器:PI纳米复合材料尤其是无色PI纳米复合材料适于制作光学精密仪器器件,一般,含氟PI最适合,由于氟原子吸收少,降低光学损耗,从

(4)用作光学仪器:PI纳米复合材料尤其是无色PI纳米复合材料适于制作光学精密仪器器件,一般,含氟PI最适合,由于氟原子吸收少,降低光学损耗,从而大大提高材料的透明性[33]。

1.5 PI/TiO2纳米复合材料

PI/TiO2纳米复合材料具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优点,并且其中纳米TiO2作为高功能性无机材料[34,35],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中等介电常数、催化特性、高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高迁移和高分散性,这样导致PI/TiO2纳米复合材料拥有很多全新的功能,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发展迅速,如PI/TiO2复合薄膜更耐高温,在环境中具有很强的防腐蚀性能。因此PI/TiO2纳米复合材料已成为PI/无机材料复合材料中的一种重要材料[36]。

AtabakiF等[37]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聚酰亚胺/T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对不同TiO2含量对聚酰亚胺/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和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YuFeng等[38]采用原位分散聚合成功制备了聚酰亚胺/TiO2复合膜,并研究了TiO2含量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李传峰等[39]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PI/TiO2杂化膜,并对膜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存在有机相包裹无机相的交联结构;聚酰亚胺和TiO2粒子形成了新型键联结构;膜材料孔径分布趋于不均匀;具备良好的亲水性。

杨志兰等[40]采用BPDA和ODA为单体,DMAc为溶剂,合成高粘度的PAA溶液,然后将酞酸丁酯-乙酰丙酮溶液逐滴滴加均匀分散到PAA溶液,最后涂膜亚胺化得到PI/TiO2复合薄膜,并对其进行测试,发现了复合薄膜中存在纳米TiO2的空间网格结构,且纳米TiO2在薄膜中均匀分布,在TiO2含量在2%左右时,PI/TiO2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本课题的目标是制备白色且遮光性的聚酰亚胺薄膜。先采用二酐单体6FDA和ODPA,与二胺单体TFMB反应,制备无色透明的聚酰胺酸(PAA)溶液,然后用分散法把TiO2按0、1、3、5、10、15、20wt%分别与合成的PAA掺杂复合,涂膜,接着高温去溶剂亚胺化后制备出普通无色PI薄膜和一系列不同TiO2掺杂度的白色PI复合薄膜,以达到改善PI复合材料的遮光性能和白度等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测试仪、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白度计、热失重分析仪、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等对制备出的薄膜进行结构、光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测试,研究掺杂TiO2对PI复合薄膜的遮光性能和白度等性能的影响趋势。

2 遮光性白色聚酰亚胺/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2.1 实验原理

本课题采用两步法,第一步以极性非质子酸DMAc为溶剂用二元胺和二元酐低温预聚合制得聚酰胺酸(PAA)溶液,再利用超声分散法将TiO2掺杂到PAA中;第二步通过梯度升温对PAA去溶剂、亚胺化成环制得聚酰亚胺。本实验采用6FDA、ODPA和TFMB为原料,其合成路线如图2.1所示。

100ml的三口烧瓶,10ml和50ml的量筒,磁力搅拌机,搅拌桨,烧杯,磨口塞,玻璃棒,厚玻璃板,载玻片,工具刀和直尺等。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原料和仪器的干燥

将二酐单体6FDA、ODPA置于烘箱中,调温150℃,烘制4h,冷却至50℃以下再拿出放入干燥器中备用;将二胺单体TFMB置于烘箱中,调温80℃,烘制5h(二酐和二胺需放在不同的专门烘箱中,避免混杂),完全烘干冷却后将药品进行密封保存,放入干燥器中备用。将实验所需要用的所有玻璃仪器及搅拌桨置于90℃烘箱中烘干,确保无水,冷却后使用。 遮光性白色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6):http://www.chuibin.com/huaxue/lunwen_20501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