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对于地基开挖时,地面以下可能有有害气体,当人体触碰到可能会引起中毒等问题。
8)其他伤害:除了由外界接触后造成事故的19项危险源以外的其他原因。如被施工现场的钢筋等尖锐物品扎伤等。
以上通过对于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以及在接触外界因素而引起事故的危险源这两种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第二种分类方法在使用时更为方便、简单明了,因为它在使用时并没有包含大量专业词汇,在使用时能让人知晓在事故发生后会有什么后果,同时使施工人员在操作时更重视安全问题。所以我认为对于危险源的分类,采取第二种分类方法更为有用。
2.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本步骤
为了使建设施工项目能顺利的展开,所以在施工开始前对施工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它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并且将收到的结果进行整理,同意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并得出系统的管理方式,以及当危险发生时应该使用的应急预案。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为其基本过程:
(1)对于危险源进行识别。将已经设计好的施工方案进行危险识别,找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会在施工现场进行哪些施工作业,并对其进行整理,制定表格。
(2)安全风险评估。将已经设计好的施工方案进行危险识别,结合现场的施工关键,找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并对它进行主观的分析。
(3)确定项目中风险程度。通过之前的识别,评估,来判断该危险源是不是可以根据国家现有的规章,法规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将危险源进行分类,并归纳出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源。
图2.2安全管理步骤
(4)将在现场发现的危险源,根据其危险源特点制定相对的风险控制预案。由项目经理对于项目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并且制定一系列安全检查表,对于专项施工的安全方案,保证项目在控制下有效的进行。
(5)结合之前对于施工危险源的问题所制定的控制方案,对于危险源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再次研究,对于风险进行再次评估,检验先前制定的方案是否可行,能结合多方面要求将危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6)将之前制定的控制方案具体落实在现场施工过程中。
(7)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结合之前的控制方案对于施工现场进行实时检查,并且检查控制方案是否有效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同时在项目过程中,环境因素,人为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需要结合这些因素考虑控制方案是否需要重新制定。将施工现场定期的检查能够有效的观测是否有新的危险源出现。
3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
3.1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过程
危险源的辨识是一个系统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步:建立专家小组、进行现场观察、收集从施工准备开始的资料,并将其进行整理、对于工程进行总体分析,找出工程项目所具有的、通过专家对危险源进行评估,辨识。各个危险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辨识的过程中它们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具体步骤如下:
图3.1危险源辨识过程
下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施工危险源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施工准备阶段,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全过程。
3.1.1 施工准备阶段
对于一个建筑工施工项目来说,在施工开始前对它进行施工前期准备是尤为重要的。如果一个工程前期准备做的好,它可以有效的避免危险,在危险发生前对它及时地控制,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工程所需要的时间。施工前期的工作,可以是作业人员对于施工内容有一个前期的了解,这样等到施工过程中,可以是施工作业及时正确的展开。对于施工准备阶段而言,对危险源的辨识将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HP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控制(5):http://www.chuibin.com/gongcheng/lunwen_20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