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的使我国建筑业安全,健康的发展,再次目的中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建设工程发生危险事故数量和造成死亡的人员数量较高,其数值紧跟交通及矿山之后。
由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市政工程安全事故起数显示,2017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92起、死亡807人,比2016年事故起数增加58起、死亡人数增加72人(见图1.2),分别上升9.15%和9.80%。
图1.2 2016,2017年全国市政工程安全事故起数
根据2017年全国市政工程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2016年相比均有所上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国对于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以及预防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经验控制型”和“过程控制型”。“经验控制型”着重于从经验出发对于建筑现场进行控制, “过程控制型”主要在于重事后处理,及所谓的反馈控制,它的缺点在于当发现安全问题时,危害已经发生,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所以我国在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防范体系并不完整还存在着诸多漏洞。
对2017年事故发生的种类进行研究,高处坠落占所有事故的47.83%,是在施工现场最容易引起人员伤亡的事故,从中不难看出如今少数工程项目还存在着对于安全管理的疏漏、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不到位、以及现场施工人员对于安全意识的淡薄。从图1.3较大事故类型表中可以发现,基坑坍塌、起重伤害、模板支架坍塌占全数据的较高比例,由此可见这三个分部分项工程是危险性较大的三大部分,是对于施工危险控制的三大重点。
图1.3 2017年事故类型情况
如果安全事故表根据工程类别进行研究,2017年因基础设施而造成的工程事故共88起、死亡人数达到136人,分别占事故总数的12.72%和16.85%,其中较大事故10起、死亡42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43.48%和46.67%。此外,2017年通过对比以上图标发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正在大幅增长着,同比分别上升37.50%和51.11%,其数值远超于房屋建筑工程事故增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的建筑业正在稳步提高,但是我们必须加大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中所存在的危险源应该多加分析,并且多加进行评估,尽量在危险发生前将它进行控制。
1.2 研究意义
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在施工过程大量的危险源并不能及时的被发现。因此为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数量, 就必须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及时的发现,并且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危险源控制其实就是在危险没有发生前就对它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 制定有效的管理方式, 对于工程项目进行风险控制, 确保每个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如下几点:
(1)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将项目分解对于不同因素所产生的危险源进行控制,降低在施工过程中不安全行为,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涉及到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确保在施工结束后能使效益达到最大化。
一个成功的工程项目不光只是将施工项目完成,同时也要希望通过最短的周期,最少的成本,达到之前所预期的成果。
(2)有效的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建设过程中处处都存在危险源。对于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能有效的在事故发生之前将其避免。危险源的识别过程是施工项目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当危险源被识别出来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部门及管理部门能有效的针对危险源采取控制措施。在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危险源在识别出来后能成功的将其控制 AHP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控制(3):http://www.chuibin.com/gongcheng/lunwen_20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