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激光液相烧蚀法
激光液相烧蚀法,简称LAL,是近20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制备微纳米结构材料的技术。初 始时,Henglein等人在利用脉冲激光烧蚀溶剂中的金属靶材从而获得了金属纳米材料。从此 之后,LAL技术便逐步发展起来,从而成为制备金属、合金、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一种重要手 段[42]。
通过激光生产纳米材料主要分为激光气相烧蚀法与激光液相烧蚀法,本文主要介绍激光 液相烧蚀法制备纳米材料。相比激光气相烧蚀法,激光液相烧蚀过程更为复杂,不仅有激光 与靶材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激光与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激光液相烧蚀的特点也更 加明显,生成的等离子体具有瞬间的高温高压特性,淬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省也更加复杂。 这种复杂的过程与特殊的性质使得激光液相烧蚀在纳米氧化物颗粒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43]。
LAL按照烧蚀的靶材不同又有不同的划分,既可以烧蚀固体靶状靶材,也可以烧蚀悬浮 在溶液中的颗粒状物质。前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激光液相烧蚀过程,其装置如图1.2所示[44-47]; 后者又称为激光液相破碎法,主要用于纳米材料形貌和尺寸的改造, 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述[48]。
激光液相烧蚀法制备纳米材料过程与机理研究(4):http://www.chuibin.com/cailiao/lunwen_20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