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3.1 引言 13
3.2传导EMI频谱测试原理 13
3.3 变换器的传导EMI电压源频谱 16
3.4 CRM Boost PFC变换器的传导EMI频谱 19
3.5仿真验证 22
3.6 本章小结 24
总 结 25
致 谢 26
参 考 文 献 27
1 绪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高科 技通信技术和高密度数据传输技术迅猛发展,为了适应需求,对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频率、灵敏度、集成度和可靠性也就指出了更高的标准。可是,无论是以传导还是辐射的方式,高频率和高灵敏度的设备都无法避免地会产生电磁能量和电磁干扰,最终会影响供电系统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用电设备的性能,对远程和数据通信产生干扰,甚至还会影响航空导航从而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使电子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也能工作正常,并且不会造成额外的电磁污染,人们对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非常严格具体的要求。
1.1 电磁兼容背景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电力电子设备或系统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工作正常,并且不会造成额外的电磁污染,这样的能力就被称为电磁兼容能力。因此,EMC需要满足两个要求,如图1.1所示:
1、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指电力电子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自身所在的外界造成的电磁干扰不允许超过限值;
2、电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EMS):指电力电子设备需要对其所处于环境中存在的EMI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图1.1 EMC测试项目
由于EMI噪声传输介质的不同,EMI噪声可以分为传导EMI和辐射EMI。其中,通过电源线、数据线等实物类介质传导的EMI噪声称为传导EMI,传导EMI又可以分为线-地之间的共模噪声,以及线-线之间的差模噪声。而通过电磁场的形式在空间介质中传输的EMI称为辐射EMI。
EMI噪声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分别是噪声来源、传输途径和高敏感度设备。噪声来源:指EMI噪声的来源,一般是电力电子设备或者系统;传输路径:即EMI噪声传播的介质,一般是电线、数据线或空气;高敏感度设备:即容易遭受EMI噪声的干扰从而导致功能无法实现的电力电子设备或者电力电子系统,如图1.2所示。
图1.2 EMI三要素
根据CISPR22的标准要求,在进行传导EMI实验之前,需要对被测试的设备(Equipment under test,EUT)进行分级,包括A级或B级,如表1.1和图1.2所示。其中,B级比A级要求苛刻。
B级EUT主要用于生活环境,包括:1)含有电池的便携式设备,例如生活中电动牙刷;2)通过电信网络供电的电信终端设备;3)个人计算机和与其相连的外部辅助设备。
表1.1 B级EUT电源端子传导EMI噪声限值
频率范/MHz 限值/dBμV
准峰值 平均值
0.15-0.50 66-56 56-44
0.50-5 56 46
5-30 60 50
图 CISPR 22中B类设备的传导EMI限值 CRMBoostPFC变换器的传导EMI研究(2):http://www.chuibin.com/zidonghua/lunwen_20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