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普遍认为近视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0-12]。遗传基因往往是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用眼情况、生活方式、用眼态度三方面。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的环境因素有近距离用眼、用眼时间过长、作业繁重、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不良读写姿势、缺乏体育活动、做眼保健操频率低。另有学者提出,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水平、教室采光条件和课桌高度也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有关。杨建文等[3]发现,有些因素对是否有遗传因素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父母双方视力均正常的学生和父母至少有一方近视者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是不完全相同的。父母视力均正常学生近视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不良读写姿势、睡眠时间短;父母至少一方近视组学生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自习室光线强、喜欢走路或坐车看书。Nina等[7]研究发现,运动和近视屈光变化间存在负性相关关系,每天进行体育锻炼是学生近视的主要保护因素。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要群体,小学作为青少年学习和认知养成的初始阶段,对形成和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用眼观、用眼方式意义重大。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护眼观、护眼习惯,有利于预防、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目前国内外对于小学生近视的相关因素研究主要涉及不良用眼行为,在生活方式、心理因素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通过调查小学生的视力状况,多角度地初步发现和探讨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为个人、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视力保健提供参考依据。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小学生近视是世界范围内突出的青少年健康问题[8]。近视具有普遍性和危害性,不仅影响学生的生理健康,还对其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甚至影响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桐乡市小学生开展近视情况及相关因素的现况调查,了解桐乡市小学生的近视状况,从多方面初步探讨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并对结果做出综合评价。从健康管理角度,为小学生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意见,为个人、家庭、学校层面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桐乡市小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3):http://www.chuibin.com/yixue/lunwen_20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