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按照园林要素分类
现代景观学中的园林构成要素与园林类型与古典园林中的分类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两宋园林史研究中常用古典园林的分类方法对园林进行分析,下面将具体说明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对文献进行分类。
2.1.1 按构成要素分类 现代园林中的景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自然要素、历史人文要素与工程要素,具体分类下来可分为:山岳景观、水域景观、气象景观、生物景观、名胜古迹景观、文物艺术景观、风物景观等[2]。而按照目前为止两宋园林要素研究分类,可分为:山石、植物、理水、建筑、动物这5个方面。造成两者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技术发展使得景观元素逐渐丰富之外,还有对两宋园林造园要素研究的空白。下面将具体分析,在这5个分类项下两宋园林的研究方向。
(1)山石
两宋园林山石的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材料、叠山手法和山石鉴赏这3个方面。其中,对两宋园林叠山手法的研究文献较多,山石鉴赏和材料次之。
(2)植物
植物是两宋园林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内容,研究方向主要为:花卉与植物造景。花卉常以宋代代表性植物为研究对象,如:牡丹、芍药和梅花。植物造景主要以讨论宋代植物造景模式为主。
(3)理水
两宋园林中的理水,主要以理水手法和水景意向为研究方向。
(4)建筑
关于两宋园林中的园林建筑研究较少,主要以建筑特点为主。如YanZhang等结合3d虚拟现实技术,将《清明上河图》复原,以其复原北宋皇家园林建筑的场景,该方法为古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3]。
(5)动物园林动物是较少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以动物的类别与豢养方式、动物意向为研究
方向。
2.1.2 按园林特性分类 本文选用的文献涉及到园林特性的三个方面:园林活动、园林公共性与园林艺术特征。其中,园林艺术特征又可根据园林种类和园林分布地域分为两大类。在这两大类的分类前提下,又可具体分为不同的研究方向。
(1)园林活动
关于两宋园林活动的研究,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活动类型、活动主体、兴盛原因等。(2)园林公共性两宋园林公共性研究与两宋公共园林研究要区分开来。前者讨论的是皇家园林、文人园林、郡圃园林等非公共园林和公共园林的面向普罗大众的开放情况,后者讨论的是宋代公共园林的形成原因及景观特点。
(3)园林艺术特征在该分类情况下,按照古典园林类型分为:文人园林、皇家园林、郡圃园林、书院园林、公共园林、两宋园林整体特征。整体特征以宋代园林的时代艺术特色为主。如WenLi等人在论文中分析了宋代园林艺术的成就与特点,认为其造园思想深受中国文人阶层的影响,着重强调了其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启发[4]。按照园林地域分布不同分为:临安园林与岭南园林。地域园林常与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人文特色相关联。对两宋园林史研究来说,这是一个颇有研究空间的方向。将地域差异考虑进园林研究,能减少对两宋园林特色笼统模糊的概括。
2.1.3造园思想 对宋代园林造园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造园者的思想研究上,是较少涉及的研究领域。
2.1.4两宋园林影响宋代园林对后世园林的影响按照园林类别可分为,对国内园林的影响与对国外园林的影响。宋代园林的影响主要在对造园技法和造园思想上的后世园林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两宋园林史研究现状分析(3):http://www.chuibin.com/yishu/lunwen_20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