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 小戴礼记《大学》虚词研究

    《大学》中的副词包括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每类副词在文中出现的频率和作用各不相同。而《大学》中的介词、连词、助词则以个案研究为主...

  • 人性的扭曲论方方笔下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人格分裂的黄苏子、受不了诱惑的叶桑等女性,还是被物质利益吞噬的七哥、被生活困扰的陆建桥等男性,都无法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得在人性的扭曲中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 论林黛玉诗歌中的追问精神

    ﹝摘 要﹞林黛玉是曹雪芹倾尽心血塑造的一个充满灵性的少女形象。林黛玉的一生充满诗意,这集中体现在她的诗词创作中;她强烈的生命意识又集中表现在诗词中追问的自觉中。综览...

  • 论苏童小说中语言的色彩表现及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从苏童小说语言中的颜色出发,以色彩和人物的关系探索角色心理,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感受、领会作者笔下人物性格的内在...

  • 论《百忆编》中的江南文化

    摘要:以清代张潡的一百篇《忆江南》为切入点,从船舶、桥梁、酒、水、花、女子等六个特殊的江南意象出发,揭露明清时期江南文化的独特意蕴。文章既与外部其他诗词作品、古籍...

  • 论《西游记》中的人治+文献综述

    探讨《西游记》中折射的人治及其寓意,故事与史实相对照,分析研究《西游记》中表露出的人治思想以及作者对于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治行为的痛恨和对当朝统治者的无限期望...

  • 价值观念的困窘与错位论贾平凹小说《秦腔》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转型,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令贾平凹小说陷入了价值评判的尴尬地位,文化的困窘背后是仁义礼智道德的丧失,人所处的尴尬地位又进一步暗示了...

  • 论穆旦后期诗歌的学术评价问题

    摘要:本文立足诗人穆旦后期的诗歌创作和晚年生存状态,包括数十年的翻译工作以及文革中遭受打压磨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后期诗歌创作风格的转变。联系具体诗篇,从不同的学者...

  • 朦胧诗的艺术特征和诗学贡献

    摘要:朦胧诗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的一座高峰,80年代争议最多、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朦胧诗。朦胧诗具有显著的现代主义创作倾向和人本主义的主题思想,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朦...

  •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测试研究

    [摘 要]从对历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和各省自主命题的语文高考试卷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古代诗歌阅读测试是高考语文卷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论文选取近三年(2012-2014)高考语文全国...

  • 首页
  • 上一页
  • 413
  • 414
  • 415
  • 416
  • 417
  • 418
  • 419
  • 420
  • 421
  • 422
  • 423
  • 下一页
  • 末页
  • 48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