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 蒙古语对汉语能愿动词的影响

    汉民族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同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有着频繁的交往和接触,尤其是元朝时期,蒙古族长时间统治中原地区,语言接触更是频繁。因此本文将以《蒙古秘史》和《元杂剧三...

  •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是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圆形人物饱满鲜活,性格多样化。扁平人物性格单一。作者赵树理出于他创作的目的的需要以及在独特的...

  • 儿童视角下的历史叙事黄蓓佳“五个八岁系列”叙事研究

    “五个八岁系列”是黄蓓佳一个系列的优秀的作品,她讲述了中国100年间五个特定年代里五个特殊家庭的日常琐事。在这五部作品中黄蓓佳着重塑造了五个八岁儿童,以五个八岁儿童的...

  • 陈应松小说《猎人峰》生态意识探析

    摘要:神农架系列小说的巅峰之作《猎人峰》是生态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代表。陈应松通过小说诉说着人与自然的残酷博弈、人性的扭曲异化以及城乡之间的文化对峙,表达了强烈的生态...

  • 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叙事学研究

    余华是当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语言平实,极具个性,对各种叙事技巧更是运用娴熟,其叙事手法的变幻莫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视角审视余华的...

  • 浅析《寒夜》与《双面胶》的二女+男母题

    母题是一种原型,是一个模板,“二女+男”模式这一母题一直被人们所研究,《寒夜》和《双面胶》中的这种母题结构,是描写的很细腻的,具有很现实的社会意义,这两部作品,一直...

  • 浅谈三言二拍中的工商业

    “三言”、“二拍”对工商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品中不仅有大量的篇幅描写商人,而且商人大多以正面的、积极的形象出现。二者对工商业的描写各有侧重,“三言”侧重展现商人...

  • 试论文天祥的运河行旅诗

    庇佑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的运河,延续了宋王朝的半壁江山的文明与生命,留下了骚人墨客的行旅诗文。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多次辗转于运河及沿岸,留下了众多的运河行旅诗。...

  • 论莫言《红高粱》叙事中的民间立场

    莫言的《红高粱》充分的吸纳了传统文化的滋养,自觉地继承发扬并进行了有选择地扬弃,形成独特的民间叙事视角,从人物形象塑造的民间立场、历史场景的民间视角、话语空间的民...

  • 中国学术状况细节研究公开发表朱熹文学研究论文

    从论文标题和论文摘要两个方面来考查中国学术生态细节,从中透视本时代学文学风演变过程的细节,发现不少学术问题,对这些错误个案分析,说明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问题;同时对...

  • 首页
  • 上一页
  • 314
  • 315
  • 316
  • 317
  • 318
  • 319
  • 320
  • 321
  • 322
  • 323
  • 324
  • 下一页
  • 末页
  • 48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