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李莉,杨文胜,谢阳群,蔡淑琴:《电子商务市场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管理评论》,2004年第 3 期。
[2] 胡祁,“网络互助平台运行模式及未来发展路径分析”,上海保险,2016年5月,
[3] 冯钰宸,郑苏晋,董雪。 “互联网+相互保险+商业保险”创新发展模式探析[J]。 金融发展研究。 2016(08)。
[4] 聂炜平,《网络互助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成因及实证研究》,2014年11月
[5] 吴韧强。 “相互保险热”的动因及对保险业的影响[J]。 上海保险。 2015(12)。
[6] 孔 海 涛 , 孔 苗 。 我 国 电 子 商 务 企 业 的 风 险 防 范 [J]。 商 场 现 代化.2005,12。118-120。
[7]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和特征分析 http://www。i8818。com/html/200406/2004062619132493。htm
[8] 陈丹,赵树宽,巩顺龙。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6,1,第24卷,第一期。
[9] 杨胜刚,胡海波:《不对称信息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金融研究》,2006 年第 1 期。
[10] 张娥,杨飞,汪应洛:《网上交易中诚信交易激励机制设计》,《管理科学学报》,2007 年第 1 期。
[11] 魏明侠。电子商务中的信用及需求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3,第4期
[12] 李海博,“网络互助”如何防范风险,中国保险报,2015年11月16日,第008版
[13] 高文兴,考验风险管理能力的网络互助,公益时报,2016年7月5日,第011版
[14] Akerlof, G。,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84, No。3, 1970。
[15] Ashta, Arvind。, Assadi, Djamchid。 A tale of two sites in India: Dhana X and Rang De Should online Micro-lending be for profit or for philanthropy?
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的信用风险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chuibin.com/wenxian/lunwen_19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