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1。2所示。

表1。1 网络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控制模式的优缺点

控制模式 优缺点

传统的控制模式 优点:系统结构简单

缺点:布线复杂,成本高,可靠性、抗干扰性和灵活性都不高,扩展不方便,故障诊断和维护难

网络控制系统 优点:实现资源共享、远程操作和控制,提供系统的诊断能力,方便安装和维护,有效减少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缺点:会出现网络时滞

表1。2 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原因

信道带宽的限制 任何通信网络单位时间内所能够传输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在许多应用系统中,带宽的限制对整个网络控制系统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采样和延迟 通过网络传送一个连续时间信号,首先需要对信号进行采样,,经过编码处理后通过网络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再对其进行解码。不同于传统的数字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中信号的采样频率通常是非周期且时变的。网络控制系统需要根据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采样频率以缓解网络传输压力,保证网络环境的良好状态。

网络控制系统是近几年国际控制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析和研究的方向。由于网络环境对系统的影响,传统的控制理论已经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由于网络的不断普及,对于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理论也越来越多,目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先进控制策略的设计与性能分析;第二,实现有效的网络调度。本文中设计的事件触发机制就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调度。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有基于稳定性分析和基于系统综合两种方法。在基于稳定性分析方面,Walsh等人提出了摄动方法,这种方法研究了保证系统稳定所允许的最大延迟[25,26,27]。Montestruque提出了一种基于Schur稳定性的基于模型的网络镇定控制设计方案[28]。在此基础上,还将文献[29]中的方法推广到了随机采样周期中。文献[30]提出了当网络延迟小雨采样周期时,用离散系统方法和混合系统方法来研究稳定性。在基于系统综合方面,当网络时滞根据一定概率来分布时,Nilsson等采用随机控制方法,在网络时滞小于采样周期时,研究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探讨了随机最优控制问题[31]。胡寿松等将网络时滞小于采样周期的情况推广到了网络时滞大于采样周期中[32]。于之训等提出了一种具有随机时变传输时滞的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并给出了满足二次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律[8]。Zhivoglyadov等基于切换系统理论,设计了一种切换结构的控制器[33]。Mu等将Zhivoglyadov设计的控制器推广到了设计输出控制中[34]。

上一篇: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研究现状
下一篇:网络遥操作系统发展研究现状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进展

自媒体新闻道德国内外研究现状

政府应急体系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贝氏体钢研究现状

多波束卫星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