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新闻及假新闻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信息需求和表达需求越来越旺盛,再加上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公民能够自己传播新闻。公民新闻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的新闻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公民新闻在传播中出现的假新闻现象却污染了我国的信息环境。

(一)公民新闻概述

“公民新闻”这一概念是一个舶来品,它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到目前为止,公民新闻的概念还未被统一。有的学者认为,公民新闻是指非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通过各种媒介工具,向社会报道自己得到的第一手新闻资料,或者最先是由公民报道的新闻事件;还有学者认为,公民新闻指的是非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即一般的公民,通过使用各种通讯工具独立自主地去完成采访、编写、制作播出的现象和行为。

参考众多对公民新闻的定义和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公民新闻是某些普通公民,出于自己个人或团体的利益、兴趣和爱好,利用一切能够使用的传播工具如手机、摄像机、微博、微信、论坛等,独立自主、自发地去发现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然后独立地去了解新闻事件,并对了解到的新闻素材进行编辑、制作并公布于众的个体传播成果。 

公民新闻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泛化的新闻选择标准。新闻选择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但是相对专业、科学和统一的新闻选择标准主要有四条,分别是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 根据新闻的定义,我们要选择的事实必须真实和新鲜。既不能选择那些已经发生或者尚未发生的事实,也不能选择那些虚假新闻。但是非专业的新闻传播者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新闻专业知识,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业余的,对专业的新闻选择标准知道的不多,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新闻事件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程度去选择新闻^源^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如一位公民他经常炒股,那么他平常关注、发表和转发最多的就是与股市有关的新闻。

第二,随意的报道方式。公民新闻的报道者中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地学习,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知道有哪几类新闻体裁、各类新闻体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也不知道各类新闻体裁的适用场合和范围。他们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去报道新闻事件。比如有的传播者他不擅长或不喜欢写大篇幅的文章,那么他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则往往会选择言简意赅地去阐述新闻事实;或者有的人喜欢用手机拍摄视频,不喜欢写文字,那么他在报道新闻时则往往会选择以视频形式发布新闻。

第三,多元的新闻发布平台。公民新闻的不断发展使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了生存和发展,一些传统媒体与时俱进也专门开设了公民新闻版块。如河南电视台2010年开设的《DV观察》和2011年开设的《拍客行动》等节目,就是由非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来拍摄记录的公民新闻。这些公民新闻报纸版块的设立和电视栏目的开播,是公民发布新闻的重要平台。同时,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博客等。由于这些新媒体准入门槛低,操作简单易学,信息传播快、传播面广泛等优势,已经成为公民发布新闻的重要平台。 

(二)假新闻概述

假新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不同的假新闻形态,如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虚假新闻是指一个新闻事件完全是虚构出来的,如2015年2月的一则新闻:“女方出嫁收男方彩礼超过八万算买卖人口”这条新闻则是完全由网友杜撰出来的。而失实新闻是指新闻内容一部分是真实的一部分是假的,如2015年10月份有一条新闻是:一位女子为了救女童被狗咬,实际上这位女子并不是因为救人才被狗咬的,而是被她男朋友家养的狗咬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受众捐款。在这则新闻中女子被狗咬是真,但是为什么被狗咬则是假的,因此此条新闻则是失实新闻,属于部分真实。

上一篇: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使用分析
下一篇:新闻报道中的老人形象研究以“老人跌倒”类新闻为例

传播学视角下原生广告研究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

大数据新闻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前景研究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

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非物质...

浅析社会公共事件传播的娱乐化特征及其影响

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