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者创作

在“三言二拍”中引征的诗词作品,除了引自前代及当代文人,也有为数不少的冯、凌二人本人创作的诗词。虽不排除作者存有炫耀文采的心态而加入自己创作的可能,然其主要原因是:在特定的叙述中,如描写环境、描绘人物、烘托场景时,已有的、与作者叙述相符的诗词作品并不易得。而且叙述中所穿插的人物的书信往来、吟诗作对的诗词,实际上起着与人物语言相同的职能,不是随意可以用他人作品可以套用的。这些诗词因情节需要而作,与故事情节结合自然,或起到了突出人物性格的作用,或渲染了叙事氛围,或加强了细节描写,是故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

譬如《陈从善梅岭失浑家》中,陈巡检失妻之后向杨殿干问卦,杨殿干降笔判断四句诗:“千日逢灾厄,佳人意自坚。紫阳来到日,镜破再团圆。”每一句都暗含深意,前两句预示着张如春会有三年灾厄,但她坚守贞洁,后两句指示了结局:紫阳真人将解救危难,使夫妻团圆。又比如《赵伯升茶肆遇仁宗》中,饱学的秀才的赵旭进京应举时写的赠诗:“但见诗书频入目,莫将花酒苦迷肠。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乡。”表达了其金榜题名之志。两首诗均是作者创作,前者为后文埋下伏笔,后者突出了赵旭这一人物求取功名之心。

2  诗词在话本小说中的位置

“三言二拍”共有拟话本198篇,每篇收诗词少则数首,多则数十首,如此多的诗词在话本、拟话本中的分布并非毫无章法可循。可以立即明确的是,开头和结尾这两处是引用诗词的必然位置,这在“三言二拍”各卷中一目了然。此外,需要去探究的是,诗词在话本、拟话本正文的引用、不同位置所引诗词与故事的关联及其意图这些问题,以下将分别从篇首、正文、篇末三个部分加以阐述:

一、在小说篇首位置,往往引用一首或是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诗词作品,多以“诗云”、“诗曰”、“词云”、“词曰”等语引出诗词作品。

上一篇:浅析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悲剧意识
下一篇:《神曲》文学意义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

信疑之间:苏轼道教“丹药”观念研究

表比较的“有”字句浅析

试论秘书的“挡驾”艺术

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玉、月”意象

留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给”的偏误分析

试析汉英颜色词“绿”的文化差异

“在+NP+VP”和“VP+在+NP”结构比较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