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朦胧诗与后朦胧诗的比较(2)
2.朦胧诗的特点
原本要被正名为“新诗潮”的朦胧诗因种种原因依然沿用着这个被公众认可了的名字。它在诗坛上掀起的惊涛骇浪不得不说是与它自身特点有关。
首先,意象组合的丰富性。中国本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可以做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彪炳,古诗对意象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朦胧诗承袭了这一点,并将之发展到极致。朦胧诗中,意象罗列纷繁,意境营造多变,画面感强,并且不拘泥于古已成型的意义,呈现出多义性。如:自然界的风、夜、叶 太阳、星星、火山、海滩等;
建筑
相关的意象有碾盘、古寺、大雁塔、双桅船、纪念碑、墙等;还包括某种抽象的情感,如:感觉、温情、幻想、沉思、诱惑、瞬间等。具体的、抽象的、 大概念、小元素面面俱到。如舒婷的《致橡树》中,意象的大军在比喻、对仗等手法的编排下,气势磅礴,轻快而又不失庄重,简单而又不掩深沉。在橡树前,“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都被一一否定,而要以树的形象——木棉与之相对。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平等爱情的追求,被意象堆砌的美好而又庄重,读后既有感慨又多了分清醒。而顾城的《弧线》中,以“鸟儿”、“少年”、“葡萄藤”、“海浪”这四种意象的某个瞬间或姿态来描写弧线,或许弧线总是美好的,然而,因“疾风”、“分币”、“幻想”、“退缩”而形成的弧线,虽明确具体又显的无奈悲哀。可以解读为:在困难中的屈服,在诱惑下的折腰,在理想前的尝试,在危难前的胆怯。四种意象的罗列展示了太多的说不尽道不完的内涵。
其次,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朦胧诗人们在表达自我时,总是以意象为依托,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的使用来表现主题。由于意象的意义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故而会形成多个主题的现象,产生“朦胧”之感。如顾城的《远和近》,“你”“我”“云”它们具体指代什么,可形成对主题的多重探讨。它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障碍,无法逾越的隔阂,又可以通过“云”这一意象理解成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对亲近自然的渴望。同样,芒克的作品中无不弥漫着令人迷茫的象征、隐喻。如《酒》中,只一句“那是座寂寞的小坟”[2],将“酒”写的既让人觉得落寞又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酒”的具体指代又可以给出不同的理解。又用“整齐的光明,整齐的黑暗”来形容《灯火》,既有黑暗与灯火的直接对立,又是光明与灯火的同为一体。是有灯火时的黑白分明,是无灯火时的整齐划一。诸如此类的创作方式,让朦胧诗的内涵充满了可探索性。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论《边城》的艺术特色
下一篇:
论张炜《古船》中人物形象蕴含的民间道德
论秘书与强势领导相处的艺术
秘书的协调工作与艺术
煮熟与生玉米中主要水溶...
奥斯卡王尔德与媚俗
五四以后女性作家的自我解放之路
语言表达能力与秘书工作
紧缩构式不X就Y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