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赵树理和刘震云乡村小说比较论(2)
在对农村风俗人情和农民心理活动把握的准确方面,刘震云和赵树理有许多相同点。刘震云的“故乡”系列小说不仅描绘了独具特色的乡土风情,更将乡村发展变化史融入其中,在故乡农村的变迁史中以一斑而窥全豹,反映整个历史的缩影。他用犀利冷谑的笔锋书写狂欢的人性、多变的世事、不变的世俗功利心,在此基础上颠覆了以往的乡村题材小说的传统写法。他的创作在当代文坛能够独具一格、引人注目、令人不禁去读去感受,其如此富有魅力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刘震云鲜明的“平民意识”。刘震云农村题材小说中“平民意识”更多地体现在他对不同地位的人、对历史重要性不一的事件的态度上。在他的笔下,孬舅地位再高也不过是和故乡在尘土飞扬环境中长大的童年伙伴一样,历史上的曹操、袁绍在他眼里和故乡的流氓、混混相差无几。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再高在刘震云眼里和故乡吃大葱蘸酱的农民也没多大区别,孙毛旦以身殉职也不见得就比一个无辜身亡的孩子重要。正是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使得他笔下的人物不管贫富贵贱在他面前都回归到了生命平等的本来面貌,刘震云替人们剥除了权力、金钱、地位的“乱花迷眼”景象,让人们重新意识到生命本该受到的尊重。他的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对谁都是不加情面的加以鞭挞,让一切丑陋无处可藏,一切纯真无以阻挡,以至于在读他的作品的时候让很多人感到熟悉,即使啼笑皆非、或怨或怒也不得不佩服刘震云眼光之尖锐,语言之精准正中要害。
在谈到刘震云的“平民意识”的同时,很多人会提及他的史学家眼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福柯说“一切文学史都是当代史”,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作家生活的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史学家眼光和平民意识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他对于人类群体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在作品中体现出的“众生平等”的观念。同样,赵树理和“赵树理方向”的确立也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民在时代变迁中的思想发展变化,表现农民从封建压迫如何一步步获得解放的历程,勾勒出老一代封建落后农民和新一代勇于创新的农民等众多形象。在刘震云和赵树理的笔下,透过作者力透纸背的描写刻画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美好和落后的方面,对于今天我们反思乡村题材作品的创作有很大研究意义。
(二)民间价值立场的表现
在进行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时,农民的形象塑造是每个作家都会描写的重点之一。作家对于农民了解的程度不同,作家写作的目的不同都会对农民形象的创造有很大影响,民间价值立场也通过作者笔下的农民形象表现出来。赵树理和刘震云在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对农民形象的塑造都十分深入人心,在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方面两人的处理方法各有特色又有相通之处,在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和心理描写方面也体现出二人民间立场的不同之处。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地主恶霸、落后封建的老一辈农民和追求进步的新一代农民。地主恶霸比较容易理解,他们是作为反面人物出场的,他们的存在一方面反映出农村现实存在的封建遗留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衬托出新一代农民中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文护者,这类人物有:《李家庄的变迁》中的李如珍、《小二黑结婚》中的金旺和兴旺兄弟、《李有才板话》中的老恒元等等,他们无时无刻不压榨着农民,害得穷苦百姓家破人亡而不得叫苦,这类人的存在让农民们意识到反抗的必要性和新政权的合理性。 落后的老一辈农民是赵树理人物塑造中最为成功的,比较深入人心的有:李有才、二诸葛、三仙姑、小腿疼、常有理等等。这一类人物往往最让人哭笑不得,他们并不是封建势力的帮凶,但在新事物面前却往往止步不前,甚至会阻止新一代农民的行动。他们有着正义之心却不敢反抗恶势力,他们既有着劳动者的淳朴、善良,又有着小私有者的自私、保守心理,令人对他们又气又爱。在描写这一类人物时,赵树理并不是抱着批判的态度去看待他们,而是以最真实的农民身份去塑造他们。生活在农村的赵树理明白在农村这类人物是大量存在的,也正是这类人物的成功塑造让我们看到了赵树理作为作家独立性和公正性的一面。第三类人物——新一代进步农民是赵树理大力赞扬的人物类型,这类人物大多有着落后封建的父辈,并与他们发生冲突最终经过曲折获得胜利。这一类人物充满热情、智慧,行动力比父辈有很大进步,在他们的身上赵树理安放了未来的希望,他们在小说中往往是一种英雄的高大形象。如:老杨同志、孟祥英、金桂、小二黑等等,他们对中国新政策的贯彻落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对这些积极分子是大力赞扬的态度,但是赵树理并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将他们塑造成完美无瑕的人,而是将他们平凡化,让他们在平凡之中又表现出不凡来。用赵树理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许许多多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一声不响,勤勤恳恳地在那里建设社会主义,别人知道他,也是这样干,别人不知道他,也是这样干。我就是喜欢这样的英雄。” 赵树理在塑造这些人物时,不单单是对他们进行描绘、分析和议论,而是按照群众百姓熟知的习惯,将人物放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让人物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来展现个人独特的性格特征。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新媒体环境下秘书工作的发展
下一篇:
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
苏皖边区盐业政策实施背景概况和评价
苏皖边区救灾措施和评价
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死刑...
“在+NP+VP”和“VP+在+NP”结构比较
论秘书的基本素质和培养
现代秘书如何从《红楼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