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离骚》“求女”寓意探析(2)
一、求贤君
求女以喻求贤君之说,创自宋代朱熹,在后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在《楚辞集注》中曰:“女,神女,盖以比贤君也。”[2]在朱熹看来,高丘之女、宓妃、有娀之佚女、有虞之二姚均可喻为贤君,陈与郊、汪瑗、刘永济也都持此同观点,可见求君说确实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与赞成。另汪瑗在《楚辞集解》中说:“世俗溷浊,蔽美嫉贤,君门万里,哲王不觉,而己求索之至情,徒怀匿于中而不得上达,又安能含忍抑郁而与此辈以长处乎?”[3]可以说,诗人求贤君的心可谓日月可昭,天地可鉴。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反对此种说法,比如清代的徐文靖在《管城硕记》中说:“若以求宓妃、佚女、二姚皆求贤君之意,不求宓妃而求其女?不求高辛而求其妃?不求少康而求其二姚?”[4]由此可见,徐文靖先生是不太赞同求君一说的。无独有偶,今人也从这一点上对前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首先从具体的情节上来说,求君说是有矛盾的。在三次求女的过程中,第二次求的是“有娀之佚女”,而以失败告终的原因是“高辛之先我”。高辛即是帝喾,上古的贤君。在《离骚》中,上古的贤君与诗人同在追求“有娀之佚女”,如果女指贤君,那么不由得发问,诗人求贤君可以理解,高辛也和我一样在求贤君并且与我相争该怎样理解呢?此外,综观《离骚》,全诗中屈原先将自己比喻成被抛弃的女子,将君王比作“羌中道而改路”的男子,而且将小人嫉妒自己的才能比喻为“众女嫉余之娥眉兮”。即是说,屈原在君王的面前是女子的形象,在等级制度和父权制度异常严谨的战国,君为尊,臣为卑,正如男尊女卑一般。臣子在君王面前就如同妇女在丈夫面前一样,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作为附庸品而存在。但在三次求女情节中,无疑屈原将自己化成了一位伟岸男子的形象,追求寻觅自己心仪的女子。如果以这样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话,尊卑阴阳就完全颠倒过来了,也毫无疑问颠倒了君臣关系,这是无法成立的,所以说求女即是求贤君说是站不住脚的。除此之外,李炳海先生在《<离骚>抒情主人公求女综考》一文中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三次求女的方位分别是西方、北方、东方,唯独缺少南方,而楚国恰恰在南方”,[5]这说明了政治上乌烟瘴气的楚国是没有贤君可求的,诗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去西方、北方和东方去寻求贤君。试想:屈原作为楚国的贵族,怀抱满腔热情报效自己的国家,纵然倍受怀王冷落和奸佞小人诬陷也不改其志,虽九死而其犹未悔也,当然他就不可能会去别的地方去寻求贤君。总的来说,把求女单单归结为求贤君,未免太过具象和单一化,不足以完全表达出“求女”之于屈原的寓意。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
论嵇康人格之美+文献综述
罗兰·巴特神话学视角下的...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的吴方言研究
《山海经》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
论《围城》的比喻特色
盛可以《野蛮生长》农民暴力女性意识
《白鹿原》之田小娥形象分析
空空道人评点《儒林外史》文化创意思想论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