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调湿技术是在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节能环保技术。在日本这项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开发出了三代煤调湿技术[5]:第一代是导热油干燥方式。该方式利用导热油回收焦炉烟道气的余热和焦炉上升管的显热;然后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导热油对煤料进行间接加热,从而使煤料干燥。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该方式利用干熄焦蒸汽发电后的背压汽或工厂内其他低压蒸汽作为热源,在多管回转式干燥机中,蒸汽对煤料进行间接加热干燥。第三代是最新一代流化床装置。该装置设有热风炉,采用焦炉烟道气和焦炉煤气对其进行加热。24225
同时,美国、德国等国家在近几年也都开始进行装炉煤调湿装置的试验和生产,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煤调湿技术是日本最早开发出来的[6],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论文网日本各厂采用煤调湿技术后[5],提高了焦炉生产能力和焦炭机械强度,减少了炼焦耗热量,焦炭粒度均匀,可多配弱粘结性煤,生产稳定,便于自动化管理。日本煤调湿技术的基本情况和效果见表1.1。
表1.1日本使用煤调湿技术的焦炉的基本情况和使用效果
厂名    炉号    孔数    炭化室高/m    装煤量/t•孔-1    调湿煤量/t•h-1    投产年月
大分厂    1    78    5.925    25.6    260    83.9
千叶厂    6    102    6.706    27.2    441    87.11
中山厂    2A    34    4.50    14.5    140    89.12
福山厂    5A    55    6.50    27.8    270    90.2
君津厂    2    95    5.50    24.3    380    91.3
鹿岛厂    2    179    7.125    36.3    330    92.6
水岛厂    3    86    6.706    28.0    500    92.2
厂名    炉号    水分目标值/%    减少耗热量/MJ•t-1    提高生产能力/%    提高焦炭强度/%    降低炉温/℃
大分厂    1    5.0    326    11.0    1.50    25
千叶厂    6    6.0    310    11.0    1.00    30~50
中山厂    2A    6.3    280    8.5    0.60    20~2
福山厂    5A    5.6    250    8.1    0.83    13
君津厂    2    5.7    336    7.0    1.00    20~30
鹿岛厂    2    6.0    210    10.0    1.20    20
水岛厂    3    6.0    340    ——    0.30    ——

60年代我国焦化行业研究人员在鞍钢、本钢、首钢等焦化厂曾进行过装炉煤干燥试验。试验收到一定的节能、增产效果,但都没能付诸生产实践。主要是由于当时炼焦的工艺装备还不够完善,没有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来保证装炉煤干燥并正常生产和使化工产品顺利回收;同时对于装炉煤没有明确设定干燥目标值,以为装炉煤越干越好,但是粉煤含水低容易飞扬,造成装炉困难、操作不顺利、化工产品质量恶化,事故频繁,所以各厂相继停用。
上一篇:失地农民问题社会工作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swot分析文献综述

RBF神经网络智能故障诊断...

技术贸易壁垒对江苏省中...

技术性贸易壁垒玩具出口...

海带育苗技术及产业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SEO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

羽毛球前场手法技术文献综述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