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引言

1.1  小型企业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小型企业的数量都越来越多,小型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小型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成长,规模和数量不断壮大。然而,小型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完善,财务管理尚不规范,并且小型企业自身也存在着经营风险大、融资困难、投资能力较弱、人才匮乏、缺少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导致其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面临困难,小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健康发展,财务管理问题不可忽视。及时发现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财务管理机制如何创新,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增强小型企业的竞争力,是我国小型企业的首要任务。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不断深入的改革,我国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可能会面临新的考验,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或将更加突出,并呈多样化的趋势。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应结合小型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促进小型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论文网

2  小型高科技企业定义

2.1  我国对小型企业的划分

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划分方式是指采用企业经济特征和企业控制方式加以概括。定量划分方式是指采用若干数量指标来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划分方式,比如,美国的《小企业》法。《小企业法》规定:小企业是独立所有和自主经营,并在其经济领域不占有支配地位。

自建国以来,我国对于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界定先后几次调整:20世纪50年代,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企业的职工人数,20世纪60年代以后,改为以固定资产价值为主要的划分标准,1978年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改为企业的年综合生产能力,1988年将企业划分成四种类型,分别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1999年统一按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营业总额为标准划分。年销售收入以及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以上的为特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以及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的为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以及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其余为小型企业。2003年3月,出台《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1]。

表1  中小型企业划分条件

行业名称 指标 中型 小型

工业企业 职工人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 300-2,000人

3,000-30,000万元

4,000-40,000万元 300人以下

3,000万元以下

4,000万元以下

建筑业企业 职工人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 600-3,000人

3,000-30,000万元

4,000-40,000万元 600人以下

3,000万元以下

4,000万元以下

批发业企业 职工人数

销售额 100-200人

3,000-30,000万元 100人以下

3,000万元以下

零售业企业

上一篇:杜邦分析法下的格力电器公司财务分析
下一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

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浅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核心财...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