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3)
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提出和内涵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提出
1992年,我国财政部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共有12 条会计原则。2001年,财政部正式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则有13 条会计原则。这次准则最大的突破就是提出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我国最早于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提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由于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非常频繁地使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地位,在细节上进行了完善。这是我国会计改革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
我国的会计制度明显体现出“实质重于形式”的重要性,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当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关注其法律形式,而应该从经济事项的实质出发,进行会计核算。
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无论是经济事项的法律形式,还是外在和人为形式是不能将其实质内容进行反映的,因此必须从经济事项的实质内容为依据进行核算,而不是其法律形式,只有这样,企业对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才更加准确可靠。
1、 实质重于形式中的“实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质”指的是:经济事项的实质,也就是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内在规律、本质特征、发展趋势进行反映,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职能所在,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就是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诸如:现金流量表、资产负责表和利润表等,以此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信息,目标是提供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核心的会计信息,所以说,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经济事项进行反映,这也是所有的会计主体应该坚持的原则。
2、 实质重于形式中的“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中的“形式”指的是:经济事项的法律形式,一般来说,会计主体在开展经济活动中,对经济事项及其涉及的对象是否拥有法律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所有权。就现在来看,为了掩盖真实的经济实质,人们往往选择法律法规方法来模糊大众的视野。一些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对其法律形式进行判断。
3、实质重于形式是一种优化选择
从根本来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强调形式和实质不同时,更加侧重经济事项的实质。实质对其形式起决定作用,形式是实质的一种反映。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经济事项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其法律形式和经济实质难免会产生不一致。为了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处理这些现象,对基本会计准则中的漏洞进行修正,以使会计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处理以上问题时,主要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当经济事项的形式和实质内容不同时,因为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经济事项的实质内容,那么在企业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其法律形式,更需要关注其经济实质。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识别与防范对策
下一篇:
论会计欺诈及防范措施
浅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论ACCA与中国传统会计的系统差异
关于线性规划解的退化问题的讨论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I...
试论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论对企业财产浮动抵押的清偿顺序
预算控制与企业内部會计...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