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六、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一 绪论

(一)引言

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银行业的成长,金融环境日新月异,为了更好的适应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正不停的进行改革。为此,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改革,还借助国内外的经验,改变了现有的经营战略,正在逐渐过渡到混业经营。

现在,有两种经营模式: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随着经济的发展,业务开展的需要,混业经营日益成为主流,我国商业银行也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状况的最佳经营模式。

从国际的金融市场角度观察,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单一模式的分业经营的弊端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无法解决,必将激发混业经营的渗入。

综上,现在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的重点时期,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的剖析以及现状的分析,结合现阶段的国情,提出来发展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并总结出一些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历程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建立,该体系的建立在改革的历程中至关重要。其中,商业银行的作用尤其突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如图1所示:

 商业银行的三大阶段图

(一)1978-1992年:商业银行起步阶段

1978 年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的发行者、金融的管理者,而且经营的金融业务范围最为全面,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实际意义层面的商业银行。1979 年起,金融体制逐步变革,机构也渐渐多元化,交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后来,我国又形成了以中、农、工、建的四大国有银行作为核心支柱的金融体系。

1988年到1992年,我国的商业银行处于混业模式,但这种混业模式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1978 年,我国的商业银行和证券业的联系愈加频繁,商业银行开始代理发行证券。此外,有些商业银行开始开设属于自己的信托部门以及证券部门等。尽管这个时期的商业银行发展的比较好,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源`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如监管体制不到位、风险控制的水平欠缺、管理思想落后等,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激发了信贷风险的产生,引起了证券市场的混乱,带来股票价格的巨幅波动,造成了金融泡沫,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对商业银行混业的模式持否定态度。 

(二)1993-1997年:商业银行分业模式

一方面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经济发展,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2000年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中都涉及到分业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分业经营的地位,完善了分业经营方面相关的法律体系。这期间,我国形成了金融业分业监管格局,银监会监管银行业,保监会监管保险业,证监会监管证券业。 

(三)1998-至今:分业与混业并存阶段 

从1998 年到目前为止,即便没有正式颁布法律方面的文献确认混业经营,但在实际业务操作的过程中很多机构已经开始实施混业的模式,所以现阶段正处于分业模式过渡到混业模式的转折时期。1997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提高了我国的风险防范意识,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尽管这次风暴危及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亚洲地区经济也受到了重创,但我国的经济却依然比较稳定。2001 年,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资银行的要求不再像之前那么严格。后来又修改了相关法律,允许我国在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三大行业间进行部分业务的混业,这种分业和混业共同存在的模式至今仍在采用。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下一篇:自媒体社交平台的电商模式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

农产品的互联网自媒体微连接商业模式研究

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动因及绩效分析

巴塞尔协议Ⅲ下商业银行...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