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3.3.1. 互联网理财产品本质 10

3.3.2. 互联网理财产品特点 11

4. 互联网理财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影响 11

4.1. 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影响 11

4.2. 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12

4.3. 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13

4.4. 对银行渠道优势的影响 14

5. 中国工商银行应对互联网理财已采取的措施 14

5.1. 不断发展完善电子银行 14

5.2. 推出银行系互联网理财“工银薪金宝” 15

5.3. 发展银行系电商平台“融e购” 15

6. 中国工商银行对互联网理财的SWOT分析 15

6.1. 中国工商银行具有的优势 15

6.1.1. 风控机制更加严密 16

6.1.2. 信誉度高,资金实力雄厚 16

6.1.3. 客户资源和网点资源丰富 16

6.2. 中国工商银行存在的劣势 16

6.2.1. 用户体验有待加强 16

6.2.2. 市场响应速度有待加强 16

6.2.3. 海量数据分析能力有待加强 16

6.3. 中国工商银行面临的机遇 16

6.3.1. 大数据 16

6.3.2. 移动支付 17

6.3.3. 电商平台 17

6.4. 中国工商银行面临的威胁 17

6.4.1. 支付脱媒 17

6.4.2. 中间业务脱媒 17

6.4.3. 客户脱媒 17

7. 互联网理财冲击下中国工商银行的应对策略 18

7.1. 重视长尾客户市场 18

7.2. 理财产品改革创新 18

7.3. 抢占移动支付市场 18

7.4. 加快推进物理网点的转型升级 18

7.5. 构建电子银行价值体系 19

7.6. 打造电商平台金融生态圈 19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依托以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和搜索引擎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服务逐渐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多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快速成长。尤其是互联网理财,发展仅数月间销售就达到万亿规模。

互联网理财产品中,数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推出时间最早、用户数最多、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余额宝于2013年6月13日面世,截至2014年6月,余额宝推出一年以来,交易规模已达5741.6亿。在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大获成功的带动下,百度百赚、腾讯理财通、网易现金宝、苏宁零钱宝、京东小金库等基金类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一时间“宝宝”产品风靡全国。“宝宝”类理财产品吸引不少人将银行的闲散资金“搬”至其中,成为吸储利器,削弱了银行的吸储能力。

上一篇:环境管制对FDI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钱包比较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会展...

互联网时代展会创新研究以淘宝造物节为例

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互联网...

农产品的互联网自媒体微连接商业模式研究

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动因及绩效分析

家庭投资理财规划情况调查问卷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