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存款基准利率的1.5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最后冲刺阶段。到目前为止,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基本完成,银行存贷款利差不断收窄,我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很大影响。本文定性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的影响。选取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3家上市城商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F检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本文就我国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47545

毕业论文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上市城市银行  盈利能力 盈利模式

毕 业 论 文 外 文 摘 要

Title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on the profit model of China's banks -- a case study of listed banks in China                

Abstract

In March 2015, People's Bank of China will limi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eposit rate floating range was adjusted to 1.5 times the benchmark deposit interest rat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into the ceiling on deposit rates last stage. So far, the money market, bond market, interest rates market-oriented reform has been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bank deposit and loan spreads narrowing, of the bank's profitability and profit model is greatly affected by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This paper qualitative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on China's banking profitability and profit model. Select Beijing Bank, Nanjing Bank, Bank of Ningbo three listed city commercial ban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unit root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F test to establish panel data model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banks on coping bank interest rate market.

Keywords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Listed City Banks  Profitability  Profit Model

目   次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方法  1

1.3  研究创新点  2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2

2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及进程  5

2.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基本理论  5

2.2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5

2.3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  7

3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影响的定性分析  8

3.1  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  8

3.2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盈利影响的正效应  9

3.3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盈利影响的负效应  10

4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城商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12

4.1  近年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存贷利差变化趋势  12

4.2  变量、样本数据的选取及模型建立  12

4.3  模型形式的确定及回归结果分析  14

4.4  实证检验结论及政策建议  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A  模型检验及回归结果   21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世纪60年代,以“Q条例”为代表的利率管制乃至金融管制等措施越来越不适应美国经济金融等行业的发展,该条例的弊端日益显现。利率管制逐渐被认为无益于银行获取利润和控制风险。1970年6月,美联储取消“Q条例”中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制,这意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启动。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这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利率市场化成为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和关进环节。1986年3月美国成功地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麦金农的金融抑制论和肖的金融深化论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1996年6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上限控制,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开始。自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推行二十年,改革基本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设置存款利率上限,至此我国的利率管制基本取消。

上一篇:传统商业银行探索O2O模式的新思路
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探讨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货币政...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探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

超短期融资券对公司自身...

绿色壁垒对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与对...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