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于1993年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并于1996年开始实施改革,首先放开的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以后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后的20年里,我国又先后完成了国债、企业债、金融债、商业票据、货币市场以及外币存贷款利率的利率市场化,2013年7月更是迎来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取消贷款利率下限。2015年10月23日,央行又一次宣布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分别至1.5%和4.35%,同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利率管制基本放开,利率市场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利率的传导和调控机制尚未完善健全,从国际经验来看,放开利率管制并不是利率市场化的结束,相反,还需要投入更多来避免由于放开管制而引发银行同业间激烈竞争可能导致的危机,防止影响整个国家的金融稳定以致于改革失败。

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影响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改革二十年来,国内已经有非常多的学者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研究,但大部分学者研究的都是利率市场化对某些金融领域或其他方面的影响,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建立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的基础上,并不是完全针对于现阶段的,相对来说,考虑到什么因素会影响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就比较少了。但现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如何更快速更完善的实现利率自由化,避免不必要的危机。因此,探究影响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不仅是对过去二十年来利率改革的总结,还能提出有效避免改革失败、促进利率市场化实现的一些举措,本文的研究结合了多领域的理论知识,对现有的利率市场化研究进行了补充,对成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定性研究综述

1.2.2  关于利率市场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为了研究影响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必须先对利率市场化本身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本文在定义了利率市场化之后还分析了极端和理想这两种不同情况。其次,详述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并与已实现利率自由化的其他国家改革进程进行对比。接下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影响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依据检验结果提出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效建议。

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从选题背景的阐述出发,到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综述以及现状的分析,还有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再到相关对策的提出,都使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利率市场化指数的确定、影响因素的赋值以及变量的统计检验,则是利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很少有学者从本文的角度系统的对影响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因素进行分析,通常将利率市场化作为解释变量来研究其对其他金融领域的影响,因此角度比较新颖,但同时也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改进,尤其是实证分析部分,测定指标的方法可能不够全面和完善,因此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及定义

2.1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2.1.1 利率决定理论

要实现利率市场化,首先要知道利率是如何决定的,哪些因素会对利率的波动产生影响。

上一篇: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股市波动对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货币政...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探究

观众参加虚拟展会的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绿色壁垒对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

镇江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

展馆物业管理对会展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版CDS”的成因及影响研究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