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7

  1.1  研究背景 7

  1.2  研究目的 8

  1.3  研究意义 8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10

第二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 13

  2.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13

  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遇到的挑战 13

第三章  高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15

  3.1  高台县概况 15

  3.2   高台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15

第四章  问卷调查 16

 4.1   调查对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16

 4.2   调查表格 17

 4.3   调查数据分析 19

 4.4   高台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22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24                    

 5.1   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和方式 24

 5.2   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25

 5.3   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25

 5.4   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建设 26

 5.5   拓宽农民转移渠道和领域 27

结束语 27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GDP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在“十一五”规划里被提出,规划制定了明确的目标:截止2009年,初步实现GDP 的持续增长,但是我们发现,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显著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依旧呈现出好的态势,开始逐步转移到周边城镇。进入现代化之后,部分地方出现了“民工潮”和“民工荒”的现象,

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较西方起步时间晚,环境背景不同,也走过了相当曲折的道路。2010年我国已经步入了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过程。我国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而西方现代化当时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用来大规模生产。况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虽说如今已经迈入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至2015年,中国总人口已经逼近13.9亿,城镇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而农村常住人口约8万人,64%的人口都居住在农村,但农村人口和总人口的比重为5:1,可想而知,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但从2010年到2015年快速发展中,从宏观方面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谓势如破竹,生产力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制度越来越完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逐步提高,进而使得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不断加速,目前状况是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步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阶段。要高效有力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脚步是一个急需解决并要付出实践的重大问题,尤其是要以全社会经济稳定增长和繁荣安定的前提下。所以我们贯彻农村劳动力现状以及转移的理论,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紧接着要把理论运用到应用中去,因为没有应用的的理论,必然是失败的,没有说服力的。

上一篇: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政策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江苏省制造业集群化转移的规模分布研究

淮安市农村电商扶贫对策研究

泗洪县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苏宿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化转移特征

江苏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对比

泸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

江苏省农村人情消费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