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探究情况    - 3 -
(三)论文结构    - 4 -
(四)研究方法    - 5 -
二、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 5 -
(一)概念界定    - 5 -
(二)货币政策目标    - 6 -
     1.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6 -
     2.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 6 -
     3.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7 -
(三)货币政策工具    - 7 -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7 -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 7 -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8 -
     1.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    - 8 -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8 -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和效用评价    - 9 -
(一)第一阶段:1979年——1992年,两大政策的单一配合    - 9 -
(二)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两大政策“双紧” 、“双松”政策配合    - 10 -
(三)第三阶段:2003年——2010年,从适度从紧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10 -
(四)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 货币政策步入“以我为主”的新周期    - 11 -
四、 数据与计量模型的说明    - 11 -
(一)主要研究方法和原理    - 11 -
     1.单位根检验    - 11 -
     2.协整检验    - 12 -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12 -
(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12 -
     1.变量的选取    - 12 -
     2.初始数据来源    - 12 -
(三)实证分析    - 14 -
     1.单位根检验    - 14 -
     2.协整检验.    - 15 -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17 -
五、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机制的建议    - 20 -
(一)中央银行方面:提高其独立性和透明性    - 20 -
(二)商业银行方面:完善其改革进程,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 21 -
(三)金融市场方面:完善金融市场发展,扩大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 21 -
    (四)市场利率方面: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 21 -
参考文献    .- 1 -
一、引言
(一)写作背景和目的
自2007年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我国政府实施的可行性货币政策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从紧到松的过程;2、从稳健再到松的过程。目前来说全球的总体经济都处在重要的调整阶段,但大体上处在重要的经济复苏时期,尽管增长的动力依然有些许的不足。再来看我国的经济状态,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换挡增速与当前我国的经济总体增长速度和预期基本相符,在保持就业和商品价格稳定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但是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并且各项风险暴露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也开始减少,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速度减慢,众多新兴产业兴起,提高经济增长的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进入新常态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3月和2015年5月三次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来抵消经济周期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2015年2月和2015年4月,央行连续的进行降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举措体现了货币政策面对通货紧缩压力、经济形势走弱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过高的积极应对。
上一篇:中国外贸依存度研究
下一篇:南通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基于Android的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会展...

当前中国留学生海外代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货币政...

上海自贸区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探究

上海居民的社会参与研究

从政策角度谈黑龙江對俄...

基于Joomla平台的计算机学院网站设计与开发

酵母菌发酵生产天然香料...

AES算法GPU协处理下分组加...

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大學生...

浅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茬...

压疮高危人群的标准化中...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