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平、邹传伟、刘二海[18]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提出了谱系概念,认为互联网金融覆盖了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中介机构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
一般而言,在互联网平台上所进行的金融活动都可以划分到互联网金融的范畴之内。在本文中,互联网金融主要指以互联网为中介平台,而非传统的方式,进行融资、支付、交易等金融活动。与传统金融相比,具有涉及范围更广、交易成本更低、系统风险更高的特点。
2.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逐步完成从个人业务到对公业务的扩散,具有规模越来越大,专业性越来越强,效率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
(1)阶段一:个人生活服务(1999年——2006年)
     互联网金融早期的发展依托于互联网支付市场的构建,它紧跟网络购物的脚步,一出现就给客户植入了便利高效的形象,逐步增强用户的依赖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了满足客户对互联网支付实现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互联网支付市场逐渐从网购渗透到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等其他生活领域。
(2)阶段二:企业清算服务(2007年——2010年)
     当个人业务的发展到达一定阶段以后,互联网支付市场开始出现专门针对企业的清算管道和支付平台,主要的覆盖行业有航空、教育、保险、旅游、物流等。在这一阶段中,互联网清算服务从最初的单一支付服务,开始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这种针对企业的清算服务的出现,一方面不仅仅使得行业的资金流动更加效率,另一方面使得互联网支付形成了行业规模,为互联网支付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伏笔。
(3)阶段三:综合理财服务(2011年——至今)
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赋予了互联网支付企业合法的地位,也增加了对互联网支付的监督和管理。[19]随着互联网支付的发展,互联网支付企业不再局限于当前涉足的行业领域,开始延伸到监管更严格、专业性更强的金融市场。自此,众筹、P2P、支付宝等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业务开始进入人们的眼球,并迅速地发展形成了可观的规模。
(4)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以及使信息更加透明化等优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业融合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非P2P网络小额贷款以及众筹融资等多种金融创新的形式,涉及的业务范围和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国家政策也越来越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监管。[20]
上一篇:自贸区发展国贸论文+参考文献
下一篇:农村宅基地流转困境与对策分析

第三方金融公司商业模式...

基于Android的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会展...

当前中国留学生海外代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展会创新研究以淘宝造物节为例

国产动画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金融消费者为中心的风控...

发酵米粉优势菌株的发酵特性研究

2021年什么行业赚钱,适合...

日语论文中日酒文化对比研究

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新疆农林高校學生昆虫生...

激光模拟训练器材国内外研究现状

淮安市高校足球运动损伤问卷调查表

浅谈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制度构建【1868字】

个案管理茬老年糖尿病患...

大淘宝网的虚假交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