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在交往中表现的孤僻、胆小、不合群文献综述

幼儿同伴交往中孤僻、胆小、不合群现状的分析表  2

经常(%) 很少(%) 偶尔(%) 不会(%)

进入到新的、不熟悉的活动环境中能大胆、主动地参与、融入进去 25。57 29。06 33。65 11。72

与人见面时能主动与人打招呼或一起玩耍 26。97 17。09 34。17 21。77

喜欢人多的地方、喜欢进行群体游戏 26。55 9.76 45。76 17。93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发起、维持和调整社会关系和交往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交往策略、交往主动性。[6]小班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主动性越强、交往的越好越证明其社会交往能力强。在表2中:有25。57%的幼儿进入到新的、不熟悉的活动环境中能大胆、主动地参与、融入进去,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有更多的幼儿在交往中不够大胆和主动;26。97%的幼儿在与人见面时经常主动与人打招呼或一起玩耍;26。55%的幼儿喜欢人多的地方、喜欢进行群体游戏。结论中一大部分小朋友讨厌人群,甚至人多一些就无法接受表现的大哭大闹、神情紧张、局促不安,经常独自一人郁郁寡欢,究其原因还是其性格较孤僻、敏感、平时接触人少,在与人交往时太过小心翼翼,在与人产生人体和误解时不能有效地运用语言或肢体动作为自己解释。所以,因为许多幼儿性格等因素使其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往、融入班级生活。来:自[优E尔L论W文W网www.chuibin.com +QQ752018766-

(三)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攻击性行为明显

幼儿同伴交往中攻击性行为明显的现状分析表  3

经常(%) 很少(%) 偶尔(%) 不会(%)

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与矛盾时不用武力(打架)来解决问题 23。65 19。28 25。81 31。26

破坏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或打断别人的游戏 10。19 15。35 37。04 37。42

在需求达不到满足时不会进行激烈的反应,如:哭闹不止、毁坏物品、躺在地上撒泼等 24。66 29。67 28。94 16。73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在表3中有23。65%的幼儿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与矛盾时不用武力(打架)来解决问题;37。42%的幼儿破坏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或打断别人的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自由让他们自行解决,如果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话老师或家长就可以适当的介入慢慢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16。73%的幼儿在需求达不到满足时不会进行激烈的反应,如:哭闹不止、毁坏物品、躺在地上撒泼等。幼儿的肢体冲突非常明显,如乱发脾气、抢食物、挠人、用玩具打人、扔物品等等。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幼儿小的时候就培养其良好、文明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使其用讲道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上一篇: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现状研究
下一篇:小学生语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建议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合作认知水平现状及问题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的分享行为

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初探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对策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