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的指导以直接干预为主

通过观察发现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多数是以“教师”的角色出现,并不是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7]。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游戏过程的环节与现实生活不相符、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幼儿不能很好地使用游戏的材料等情况,这时教师往往会直接干预,指导幼儿应怎么做,做什么等来制止冲突、解决矛盾,以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但教师这一权威性的决策往往可能影响整个游戏进展的效果,还会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

【案例1】在进行“爱心医院”角色游戏时,小A和小B两个人因为谁来扮演医生的角色发生了冲突,向老师请求帮助,教师走过来直接说:“小A先做医生,等下次小B再做”,小B的情绪一下子就低落了,没有玩够五分钟就离开了。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chuibin.com +QQ752018766-

案例中教师在幼儿向其寻求帮助时,没有充分了解情况,就直接性的决定了幼儿要扮演的角色,忽视了角色游戏高度独立自主的特点,影响了幼儿的情绪,中断游戏的正常进行。

3。教师指导时只关注认知的发展,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幼儿表现出的效果和学到了什么,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关注教学结果,忽视了幼儿的角色情感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在无形中幼儿学到的东西教师并没有及时的引导。

上一篇: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现状及策略
下一篇:幼儿园走廊环境创设的研究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初探

角色游戏及其对促进幼儿...

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的探究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