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特色

根据吴晓丹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一书和刘文的《跟蒙台梭利学做快乐的幼儿教师》一书总结出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特色如下:

1。遵循感官分解训练原则文献综述

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要采取分解的办法进行,要把复杂的整体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部分来进行。在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时,要把儿童的感觉系统划分成五个元素(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对不同的感觉分别进行训练,再通过每个事物间的联系来认识事物,这种方法符合儿童感官发展水平,又能适应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3]。

2。注重教具排列的顺序性、示范教具从左到右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注重教具操作的顺序性,有利于幼儿养成有规则有秩序的习惯,在《跟蒙台梭利学做快乐的幼儿教师》中写到有顺序的排列、示范也有利于幼儿更清楚的观察到教具中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对幼儿进行教育[4]。

3。教师的指导方式可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

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一书中写到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有利于教师充分认识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教学目标更好的完成[5]。

4。教师的引导语言要精简

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一书中写到精简、客观的语言有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不应带有教师的判断,影响幼儿自身的思考[6]。

5。引导幼儿反复操作

在《跟蒙台梭利学做快乐的幼儿教师》中写到在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反复的操作,以增加幼儿操作的熟悉度,让幼儿对操作更深刻[7]。

6。基本操作要与延伸操作合理化结合来-自~优+尔=论.文,网www.chuibin.com +QQ752018766-

在《跟蒙台梭利学做快乐的幼儿教师》中写到教师在进行完基本操作以后,要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酌情增加延伸的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活动的完整性,也使幼儿对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8]。

7。留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变化的空间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具之要素,儿童唯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能显现出他们的本质[9]。在教师对幼儿进行感官教育的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幼儿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和操作过程后,尤其是在幼儿完成了提示的工作掌握熟练的基础上,要留给幼儿充分的自我学习的空间,教师不应过多的控制幼儿。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树叶贴画活动导入环节视频分析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动物绘本教学现状及对策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初探

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的探究

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幼儿园家园合作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幼儿园常规教育现状及分析改善建议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